大班科學《小水珠的旅行》
目標:1.理解故事中理解故事中小水旅珠行的原因及過程。
2.對水的三態(tài)變化過程產(chǎn)生興趣。
3.愿意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激發(fā)孩子們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準備:
1.《小水珠旅行記》的動畫。
2.《水的三態(tài)變化》動畫。
3.小水滴的圖片、紙折成的扇子。
過程: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來了很多客人老師,立正轉(zhuǎn)過頭向客人老師問好。
一、談話導入。
1.回憶自己的旅行,引出小水珠的旅行記。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旅行嗎?那你們都去過哪些地方旅行呢?看來小朋友真的很喜歡去旅行的,今天啊老師帶來了一位客人,我們先來瞧瞧是誰?(出示小水珠的圖片)你們覺得小水珠能旅行嗎?它會去哪里旅行?(小水珠可以流到各個地方去)
(2)如果小水珠想到天上去旅行,你覺得她能怎么去呢?
(3)播放課件,幼兒觀看。
那小水珠到底是怎么去旅行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動畫片《小水珠旅行記》好不好?那我們跟著小水珠一起去旅行吧。
2.引導幼兒回顧動畫片中小水珠的旅行過程,了解小水珠的變化過程。
(1)師: 小水珠是怎么旅行的呢?小水珠是從哪里出發(fā)的?(小河里)那它是怎么到天上去的呢?故事里是這樣說的,在一個炎熱的夏天,小水珠覺得自己變得越來越輕了,飛了起來。小水珠為什么會變得越來越輕呢?誰來猜猜看?(其實是因為太陽照著小水珠,小水珠遇到熱就變成了水蒸氣,飄到了天上)接下去小水珠又遇到了什么呢?誰來說說看?
(2)小水珠和很多小伙伴飛到很高的地方,開始覺得有點冷,這個時候他們是怎么做的?(抱在一起)他們在天上飄來飄去變成了什么呢?(白云)可是小水珠覺得更冷了,這個時候發(fā)生了什么呢?(好幾顆小水珠抱在一起變成了一顆大水珠)水珠變大之后就開始往下掉了,這個時候變成了什么?(小雨滴)
(3)現(xiàn)在你們知道小水珠是怎么旅行的了嗎?(知道)但是啊老師有點記不住小水珠都去了哪些地方,想請小朋友們幫忙,你們來說,老師來畫小水珠的旅行圖好不好?
(4)教師小結(jié):小水珠遇到太陽的照射暖烘烘的就變成了水蒸氣飄到天上,在天空覺得很冷又變成了小水珠和其他小水珠伙伴一起變成了云朵,當許多小水珠抱在一起變成大水珠之后就變成了雨滴掉下來了。
(5)教師邊畫圖邊和幼兒總結(jié)小水珠的旅行。
二、根據(jù)三態(tài)變化圖提升幼兒講述經(jīng)驗。
(1)小水珠的旅行神奇嗎?好,現(xiàn)在啊老師要考考你們了,這里有一張圖,它是什么意思呢?(水的三態(tài)變化圖)
(2)和幼兒一起完成水的三態(tài)變化圖,引出水的另一種形態(tài)冰。
小水珠遇到太陽光的照射變成了水蒸氣,水蒸氣遇冷了就會變回小水珠,但是這里還有一個空缺,你們覺得是什么呢?想想看平時我們把水放在冰箱里會變成什么?對了,水遇冷就會變成冰,而冰如果讓在太陽底下曬呢?(變成水)好,那么我們能不能把這張圖繼續(xù)完成?
(3)提問:什么情況下水變成水蒸氣?還有遇到哪些熱的時候變成水蒸氣?什么情況下水變成冰?還有遇到哪些冷的時候變成冰?知道水有三種形態(tài),并了解三態(tài)變化的條件是遇熱與冷。
三、小水杯里的秘密。
1.出示幾杯水,請幼兒觀察。這是吳老師準備的幾杯水,仔細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呢?(有的已經(jīng)結(jié)冰,有的還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