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拱形的秘密
活動目標:
1、知道拱形能夠承受很大的力,初步理解拱形面能承受很大力 的現象。
2、通過動手操作從而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讓幼兒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用途。
活動準備:故事圖片、實驗記錄表、蛋殼若干、鉛筆、粗吸管、小量杯、每小組兩座橋(平面橋和拱形橋各一座)、小塊積木若干、各種拱形建筑物ppt。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故事,引出課題。
教師結合ppt,有表情的講述故事《雞哥哥和雞妹妹》,引出課題。
1、附故事:一天,一個蛋殼破了,雞妹妹從蛋殼里鉆了出來,雞哥哥看見了連忙說;妹妹,妹妹,是我從外面用尖尖的嘴幫你把蛋殼啄破的,是我把你帶到了這個美麗的世界,妹妹一聽搖搖頭說:不對,不對,是我自己從里面用尖尖的嘴把蛋殼啄破的,我是靠自己的力量來到這個世界的,兩只小雞爭吵不休。
2、提問:小朋友你們贊成雞哥哥的說法,還是雞妹妹的說法?幼兒自由回答
3、師:雞哥哥在蛋殼的外面啄,他啄的是蛋殼的哪個面?我們把這樣突出于平面的面稱為凸面。雞妹妹從里面啄,他啄的是蛋殼的哪個面?我們把這樣凹進于平面的面稱為凹面。(結合ppt)
4、師:小朋友們的意見統一不了,這個蛋殼到底是誰啄開的呢?我們來通過實驗揭曉答案吧。。
二、幼兒動手操作〈小雞出殼小實驗〉。
1、師: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雞蛋殼,請大家自己來做雞哥哥和雞妹妹。請用鉛筆代表小雞的尖尖嘴,用養樂多的酸奶瓶做為支架,把蛋殼放在支架的瓶口固定,再準備一根吸管,吸管放在蛋殼上,小朋友們看,吸管貼標簽處向上,標簽的作用是為了讓大家在同一個水平面丟下鉛筆,這樣我們給予蛋殼的力每次都是一樣的。然后把尖尖的鉛筆伸進吸管,鉛筆尖就在吸管的標簽處平齊,然后松手,重復幾次,看看這樣你分別需要幾次可以將蛋殼的圖面以及凹面啄破。
2、介紹表格:老師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張表格,請你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將你們所用的次數記錄在相應的表格上。
3、好,我們先來試試雞妹妹的說法,將蛋殼的凹面朝上進行試驗,看看你需要幾次才能將蛋殼啄破?然后將你的結果記錄下來。
再試試雞哥哥的說法,看看需要幾次能將蛋殼啄破?也記錄下來。
4、統計孩子們的表格。
師:將你們的結果告訴我,凸面你是用了幾次啄破的?凹面呢? 哪個面更容易啄破呢?
那到底是雞哥哥贏呢?還是雞妹妹勝利? (雞妹妹)
5、通過剛才實驗,小朋友們發現了,在相同的力氣作用下,蛋殼的凹面比較容易破,而蛋殼的凸面則不容易破,所以是雞妹妹是從蛋殼的里面靠自己的力量啄破蛋殼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的。
三、教師實驗,集中探討。
1、雞哥哥不服氣了:我也用了同樣的力氣,為什么我啄不破蛋殼呢?我們來看看它的力氣到底用到哪里去了。(看視頻)
視頻:因為力氣是看不見的,所以我們用有顏色的水來代表力氣。注射器代表小雞的尖尖嘴,注射器里紅顏色的水代表所要用的力,先試試看雞哥哥的說法,也就是蛋殼的凸面,看看紅色的水流到哪里去了?(周圍流下去的,力都分散了)
再試試雞妹妹的說法,也就是要將力作用在蛋殼的凹面,看看紅色的水流在了哪里?(蛋殼里面,力集中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