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有趣的電動玩具》說課稿
一、設計意圖
在成長過程中,每個孩子都擁有一樣東西——玩具。前段時間孩子在區角里玩玩具時,突然有一個電動玩具的電池蓋突然掉了,電池滾了出來玩具不動了。她們撿起電池和玩具在哪兒裝,試了兩次玩具還是沒有動。孩子們紛紛說玩具為什么不動呢?是不是電池沒點了,孩子們的探索欲望高漲,于是我抓住這個契機,設計了本次科學活動——有趣的電動玩具。
二、目標的制定(兩點一重)
第一、以孩子的年齡特征和實際水平為出發點:大班孩子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周圍事物有探究的興趣和熱情,他們樂于嘗試、操作、探索。大班孩子對電動玩具很熟悉,有的孩子甚至在家裝過電池,這為本次活動提供了一定的經驗基礎。
第二、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依據點:《綱要》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精心呵護和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和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所以,不管是平時我們所進行的“沉浮”、“開鎖”等科學活動,還是今天"有趣的電動玩具"的活動,我們所追求的都不僅僅是只讓孩子知道結果。更重要的是給孩子提供一個親歷操作實踐、親歷發現的過程,在過程中學習科學探索的方法;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第三,注重滲透記錄和語言交流的元素。記錄有助于培養幼兒尊重科學的態度,幫助幼兒理清思路,把零散的知識系統化,讓幼兒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操作方法和結果。
因此,我確定了本次科學教育活動的目標:
1、通過嘗試、操作、探索,學會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
2、幼兒學習用記錄卡和語言來表達操作結果。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三、活動的重難點:
重點:讓孩子認識電池在物品中正確的安裝方法。
難點:找出玩具不會動的原因和修好玩具的方法,總結規律。
四、活動環節
1、激趣導入:出示電動玩具,激發第一次探索的興趣。
2、自主探索:裝上電池玩具是否會動。
采用了直接操作方式進行探索,通過玩一玩滿足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征的愿望
3、經驗傳遞:正確安裝電池的方法。
我用集體教學的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我融進參與法、發現法誘發幼兒探究的興趣,并進行應驗的驗證,從而達到目標1,突破重點。
4、經驗梳理:玩具不會動的原因——a 沒裝電池b 沒裝滿電池c 電池大小不一樣d 電池裝反了。通過裝一裝、找一找、記一記、說一說的形式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達到目標2,解決難點。
5遷移經驗:幼兒尋找身邊哪些小家電需要電池,并用今天所學經驗裝上電池。進行再次探索。從而達到目標3
活動延伸:
教育活動的結束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探索的開始。所以,我把活動作了進一步的延伸:讓幼兒回家尋找哪些小家電需要電池,并用今天所學經驗裝上電池。通過繼續體驗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分析、動手、創造能力,從而萌發幼兒愛科學的積極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