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瓶子本領大
活動目標:
1.嘗試發現用瓶子看物體的多種變化,感受瓶子的神奇功能。
2.樂意探索影像變化的秘密,能用較清晰的語言表述自己的猜測和發現。
3.萌發進一步探究瓶子的興趣和愿望。
活動準備:
教具:記錄板、ppt
學具:人手一個裝滿水的瓶子、圖片兩張、記錄表、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回憶,產生探究瓶子的愿望。
(出示空瓶子)這是什么?瓶子有什么本領?
(幼兒自由講述:裝水、做手工、做玩具……)
今天,我們要和瓶子做游戲,看,瓶子加上水,就變成瓶子眼鏡,透過瓶子眼鏡來看東西會有什么奇妙的發現呢?想不想試試?
二、探索記錄、表述發現并思考原因。
實驗一:觀察現象,發現變化——記錄表達初次實驗探究中的發現。
提出要求: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三份實驗材料,一個是瓶子眼鏡,還有兩張卡片,一張是大名鼎鼎的姚明,一張是非常簡單的箭頭,請你透過瓶子看這兩張卡片,看看卡片上的姚明和箭頭分別會發生什么有趣的變化?
(孩子自由探索)
分享交流:誰愿意來分享你的發現。教師進行記錄。
實驗二:再次觀察,探究原因——驗證歸納因方法不同導致的變化。
1.操作、探索更多的發現。
提出要求:這么多的變化你們都發現了嗎?請你們再去試一試,驗證一下。除了這些,還能不能有新的發現呢?請你們把發現都記錄在表格里,還要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看到的呢?(幼兒自由探索)
(1)剛剛的發現有沒有都找到?有沒有新的發現和大家一起分享?
(繼續記錄幼兒的新發現)
(2)裝滿水的瓶子就像一個魔術師,讓我們看到的圖片發生了這么多奇妙的變化,瓶子的本領真大,真神奇!我們一起來說一說這些變化吧。
2.探究原因。
我們用同樣的瓶子看卡片,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變化呢?(師生共同記錄并總結。)
3.集體驗證:瓶子拿得近和遠,透過瓶子看會有不一樣的變化。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吧。
透過瓶子你們看得到我的眼睛嗎?如果要讓我的眼睛看上去特別大,該怎么辦?
(幼兒講述,教師操作)
實驗三:合作實驗,猜測驗證——發現改變物體位置后新的影像變化
1.出示實驗材料,引發猜測:如果把一群小鴨子放在一個瓶子的后面移動,透過瓶子看,小鴨子會有什么變化呢?
2.觀看教師操作,表述發現:你們發現了什么變化?
3.如果我們把所有的瓶子排成一排,讓一群小鴨在瓶子后面移動,透過瓶子看,小鴨會有什么變化呢?(演示操作,觀看發現。)
三、拓展延伸。
瞧,這里還有很多瓶子,用這些瓶子當眼鏡看,又會有什么奇妙的變化呢?請你們每人選一個喜歡的瓶子,一起去看看戶外的世界,分享自己的發現吧!
活動反思:
相對第三研,本次活動中出現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小情況:1.個別孩子拿著瓶子看別的東西,沒有按照我的要求看兩張卡片;2.在講述的時候,有個別幼兒發現的不是姚明和箭頭的變化,而是教室里的一些裝飾品。因為有了這樣一些小小的狀況,我在第二次操作的時候有些慌張,就沒有講清楚操作要求,導致有一個孩子在記錄的時候一直跟我說:“老師,我不會。”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幫助她,沒有太多時間關注所有的幼兒。
這一點讓我有了一點思考,教師在活動中應變能力真的是要一次次積累、進步。在孩子沒有觀察我要給他的東西時,我可以說:“你看到他的眼睛變大了,是嗎?那你看看是不是姚明和箭頭也變大了,還是有不一樣的發現。”簡單的一句話,又能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活動中;另外,有孩子回答的是別的物品的發現時,教師可以說:“你發現圍巾變大了,有沒有那個小朋友發現姚明和箭頭也變大了呢?”這樣,所有孩子關注的點都被拉回來。
這樣的教研課能讓我學到很多,收獲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