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神奇的磁鐵
活動目標:
1. 認識磁鐵,感知磁鐵的特性。
2. 愿意參加探索活動并進行記錄。
3. 了解磁鐵在生活中的用途。
活動準備:
1. 自制海底世界圖畫、課件。
2. 蹄形磁鐵、條形磁鐵和環形磁鐵各一塊,人手一塊磁鐵。
3. 觀察記錄單人手一份,回形針、積木塊、夾子、螺絲、紙張、布頭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議一議畫中小魚游動的原因
1. 欣賞圖畫
師:看!我這里有一幅海底世界的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圖畫,圖中的小魚身上粘有磁鐵,教師手拿一塊磁鐵在圖畫后面移動,使小魚自由游動)
2. 提出問題
師:欣賞這幅畫后你有什么發現?(小魚會游動)
小魚為什么會游動?(有磁鐵)
3. 教師小結
師:畫中的小魚可以自由游動是因為有這兩個小鐵塊,它們的名字叫做磁鐵。
二、認識磁鐵,知道磁鐵有各種不同的形狀
1. 出示實物
師:孩子們,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磁鐵,這些磁鐵都是什么樣子的?(蹄形、條形和環形,磁鐵上有紅、藍兩種顏色,有字母“s”和字母“n”)
2. 師幼交談
3. 教師小結
師:磁鐵有多種形狀,人們根據它的形狀給磁鐵取了名字,生活中最常見的有蹄形磁鐵、條形磁鐵和環形磁鐵。磁鐵有兩極,字母”s”表示南極,字母“n”表示北極,并用紅、藍兩種顏色區分。
三、自由探索,感受磁鐵吸鐵的現象并記錄
1. 大膽猜想
師:我們有自己的朋友,磁鐵寶寶也有朋友,它見到自己的朋友會緊緊地吸在一起,誰會成為磁鐵寶寶的朋友呢?
師:這有一張記錄單,我也為大家準備了一張記錄單,上面有回形針、積木塊、夾子、螺絲、紙張和布頭的圖片,記錄單的第一行是猜想結果,一會兒在你認為磁鐵可以吸的物品對應空格里畫上“√“,在不可以吸的物品對應空格里畫上“×”。
2. 幼兒探索
師:我還為大家準備了磁鐵和記錄單上的材料,大家可以自己去探索,驗證自己的猜想,并將實驗結果寫在記錄單的第二行中。在活動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開始行動吧!
3. 梳理分析
師:誰來說說你的記錄結果?你的猜想是什么?實驗后的結果又是什么?(回形針、螺絲、夾子可以被磁鐵吸住,積木塊、紙張和布頭不能被吸住)
師:這些被磁鐵寶寶吸住的物體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鐵制品)
5、教師小結
師:剛才被磁鐵寶寶吸住的物體都是鐵制品,磁鐵能吸引鐵制的物品,這種性質叫磁性。
四、觀看課件,了解磁鐵在生活當中的應用
1. 觀看課件
師:在生活中,人們利用磁鐵的特性做了許多的事情,我們一起看看吧!
2. 教師小結
師:原來磁鐵在我們生活中給了我們這么多的方便啊!磁鐵寶寶可真神奇!
五、生活尋找,繼續探索與磁鐵相關的特性
師:其實磁鐵寶寶除了剛才說到的本領,還有許多其他本領呢,我們回到家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搜集關于磁鐵特性的資料,還可以帶上磁鐵寶寶,去生活中繼續尋找它的其他特性,回來后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