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磁鐵》說課稿
一、說設計意圖
磁鐵是幼兒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許多幼兒都玩過小貓釣魚的磁性玩具。在玩的過程中,幼兒對磁鐵的特性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但沒有形成知識的建構。大班幼兒求知欲增強,磁性玩具產生的有趣現象強烈的吸引著幼兒,他們想要探知究竟。
正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幼兒的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神奇的磁鐵這一活動,通過有趣的實驗和游戲,激發幼兒對科學學習的興趣。因此,此活動既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又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二、說活動目標
大班幼兒愛學好問,他們喜歡動手嘗試,抽象思維能力有了明顯的發展,根據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說,我確立了三個活動目標,分別是:
1.認知:初步了解磁鐵的基本特性,知道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2.動作技能:學會記錄實驗結果,并用語言進行表述。
3.情感:在自主探索中萌發對科學學習的興趣.
三、說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了解磁鐵的特性和用途。
2.活動難點:嘗試按照一定標準進行分類,并在自主探索中,激發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四、說活動方法
1.說教法:
。1)觀察法:對幼兒的實驗操作進行觀察與個別指導 ,幫助幼兒獲得正確的知識經驗。
。2)游戲法:本次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釣魚游戲、磁鐵開火車等游戲,寓教于樂,讓幼兒在玩耍中掌握磁鐵的特性。
。3)啟發引導法:幼兒在實驗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教師運用適當的語言幫助幼兒探索問題,解決問題。
2.說學法
。1)小組合作法:讓幼兒進行分組實驗,既發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培養其合作互助的良好情感。
。2)體驗法:通過實際操作加深幼兒對磁鐵特性的認知。
五、說活動準備
1.教具:小魚卡片、回形針、自制魚竿、小熊手偶、胸卡、大小磁鐵若干。
2.學具:積木、螺絲釘、雪花片、布條、紙片、硬幣、毛線、玻璃球等操作物品。
六、說活動過程
我將本次活動設計為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三個環節:導入--展開--結束。
1.游戲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通過釣魚游戲,引導幼兒明白磁鐵可以釣到魚,是因為小魚身上有回形針。
2.展開環節,主要是在操作中感知磁鐵的特性。
。1)我幫磁鐵找朋友
。2)移動的硬幣
。3)磁鐵在生活中的用途、
3.結束
教師總結后以游戲形式鞏固所學內容,加深幼兒對磁鐵的特性用途的了解,同時也調動了全體幼兒的積極性,提高其對科學活動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