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爸爸(媽媽)是牙醫
設計意圖:帶孩子參觀牙科醫院或找一個牙醫的爸爸、媽媽,都較麻煩你,而且也不切實際,所以我想到了你,大班的孩子正處在換牙的初級階段,對于換牙情況充滿了好奇,從幼兒熟悉的事例入手,利用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讓孩子知道換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擔心。如果在換牙中遇到了難事,可以找牙醫,他能幫我們解決。利用圖片、課件讓孩子知道了牙醫的工作,對牙醫長生了感謝之情。從而達到教育幼兒堅持早晚刷牙,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生習慣的目標。活動目標:1.知道換牙是一種生理現象,不用當心。2.知道牙醫是一個職業,產生對醫生的感謝之情。3.培養孩子從小保護牙齒的意識。活動準備:活動過程:(一)情景交流,引出牙齒課題。師:你的牙怎么少了一顆呀?(掉了)哦掉了。還有誰的牙也掉了牙?1.請幼兒看看掉牙小朋友的牙齒。2.牙掉了怎么辦呢?(幼兒討論)3.觀看ppt乳牙、恒牙的自述。4.教師小結。原來在吃奶的時候長出來的牙齒叫乳牙,到5歲左右就會掉了,再長出來的新牙叫恒牙,如果恒牙掉了,就再也長不出牙齒了。(二)認識牙醫。師:你的乳牙沒掉,恒牙就從里面長出來了,媽媽帶你到哪去看了?(牙醫)1.觀看ppt圖片(牙醫專用器材)2.還有誰去看過牙醫,醫生是怎么給你看的?(幼兒講述看牙醫的經過和結果)3.你覺得牙醫能干嗎?長大了你想當牙醫嗎?為什么?3.教師小結:對了,當我們的牙齒生病的時候,就應該找牙醫幫忙了。他可以通過牙醫專用器材,幫我們看好我們的牙病,真了不起!(三)保護牙齒。師:當我們的牙齒生病的時候,我們會很痛苦,牙醫也會很忙碌,為了我們自己少痛苦,又可以減輕牙醫的工作量,平時我們可以這樣保護我們的牙齒?1.幼兒自由討論保護牙齒的方法。2.觀看ppt《保護牙齒》3.結合ppt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課后延伸:1.教孩子學會飯后漱口。2.聽故事《愛吃糖的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