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活動:小老鼠和波斯貓
(二)、欣賞表現第二段音樂。
1、正在小老鼠高興地尋找食物的時候,誰出現了?(欣賞曲二波斯貓)
2、請有興趣的幼兒進行歌曲演唱。2、 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只波斯貓會怎樣唱呢?(引導幼兒創編波斯貓歌詞,同時加上體態律動進行練習,感知、表現波斯貓沉穩、機智的形象,注意和音樂節奏的匹配。幼兒創編歌詞的同時,教師和幼兒探討,一起對創編的內容用簡單的圖譜記錄。)
(自評:孩子們對“波斯貓”的音樂已經耳熟能詳,特別是對后半段的音樂特別感興趣,基于幼兒這樣的特點,選用波斯集市中的一段類似風格的音樂,作為波斯貓出場的音樂,一方面幼兒容易理解和感知,另一方面,也為幼兒創編歌曲打下了基礎,能很好地激發幼兒創編的興趣,同時潛在地讓幼兒領略了交響樂和流行音樂風格的不同。這個環節中幼兒對歌詞的創編是個難點,教師對創編出的歌詞的簡單而有趣的記錄可以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創編的樂趣。)
(三)、欣賞表現第三段音樂。
1、波斯貓想了個什么好辦法呢?(幼兒討論回答)
2、看見波斯貓睡著了,誰最開心了?他們會怎么做?(幼兒創編并即興繪畫圖譜,表現小老鼠偷東西和左右觀察的情景,用身體動作表現。)
3、 突然,波斯貓打了個大大的哈欠,小老鼠看到后會有什么樣的表現?(幼兒討論并表演。提示幼兒根據音樂的漸弱變化,從動作神態中表現出小老鼠對波斯貓的偷偷接近想試探他,躡手躡腳的情形)
(自評:這段音樂的情節性、曲折性較強,通過讓幼兒自己制作圖譜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內容,從而更好地表現音樂的轉折與強弱漸變,加上故事化的情節,幼兒的情緒始終都沉浸在貓和老鼠斗智斗勇的過程中,興趣的提升激發了幼兒進一步參與活動的興趣,也幫助了幼兒以最貼切的動作表現音樂的特征。這個部分是對上兩個環節的提升,從教師示范的圖譜,到幼兒和教師共同制作圖譜,到現在的幼兒獨立制作圖譜,幼兒的能力也在活動的過程中漸漸提高。)
(四)、表現最后一記結束強音。
延續前一段游戲情境,突然播放強音部分,波斯貓表現抓住小老鼠的情節,讓幼兒討論,如何才能不被波斯貓抓住?
(五)、連貫表演。
1、幼兒整體表演:(1)、集體共同表演。(2)、分角色表演。
2、要求幼兒能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簡單裝扮自己,進行匯報演出。(提示:注意臉彩棒和平時使用的油畫棒的區別,不能將油畫棒的顏色直接涂抹于臉上)
(自評:這是活動的高潮,以往的音樂活動表演,幼兒通常都戴上老師課前準備好的頭飾進行表演,這次的活動參考了某些“嘉年華”慶祝活動中的裝扮手法,讓幼兒通過自己和同伴合作在臉上進行自由繪畫裝扮,表現出兩個角色的不同特征,幼兒這時的情緒既新鮮又激動,加上裝扮后的戲劇性的臉譜效果也能進一步激發幼兒表演的欲望,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從而也豐富了幼兒對音樂的多通道的感知表現能力,激發了幼兒今后進一步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
三、活動延伸:
1、在表演區提供更加豐富的廢舊裝飾材料,如:舊報紙、碎布、小鈴鐺等,讓幼兒在表演區對自己和同伴進行進一步的裝飾,并表演。
2、嘗試借助打擊樂器表現音樂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