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活動:唱唱我的名字
活動目標: 1.感知歌曲的快樂情緒,唱準高音部分。 2.嘗試填入名字進行演唱,能自如接唱。 3.體驗演唱自己名字時的自豪和愉快,感受與同伴互動演唱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 2.音樂山洞,魔法棒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幼兒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節奏特點。 1.幼兒傾聽歌曲旋律拍手歡迎兩位外國小客人。 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小客人,我們一起歡迎吧!歡迎客人我們有哪些方法呀? 幼兒回答。 教師:那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請他們出來吧! 教師:咦?怎么只有一位小客人?另一個呢?看來她覺得我們小朋友不夠熱情,那次我們用啞鈴歡迎他吧!(拿出啞鈴,將啞鈴放到簍子里) 2教師演唱歌曲,引導幼兒認識兩位客人。 提問:他們是誰?我們請他們介紹下自己吧! 教師:他們自我介紹的方式可真特別,是用唱。那你們聽出了他們叫什么名字嗎? 幼兒回答。(如果幼兒回答不出來,就在聽一遍,或者清唱。) 提問:歌曲中唱得最多的是什么字? 幼兒回答。 小結:唱得最多的是他們名字的最后一個子。 教師:我們一起來讀讀看。 教師:這次我們跟著琴聲來讀讀看好嗎?你能唱出來嗎? 二.結合課件和圖譜,分析理解歌詞,進一步感知歌曲的情緒特點。 1.教師完整范唱歌曲,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歌詞。 小結:“歌曲中唱的湯米是兩個字的,所以重復了一遍,而喀秋莎是三個字的,在名字后面添了個呀! 2.結合圖譜,引導幼兒唱準高音部分。 教師:下面聽老師完整的唱一遍。你們也來試試好嗎? (2遍) 3.完整演唱歌曲,引導幼兒表現歌曲歡快的情緒,并自如接唱。 三.利用游戲,填名進行游戲,體驗與同伴互動演唱的快樂。 1.教師:老師也想唱唱自己的名字,你們知道我叫什么?楊老師是我的稱呼,我叫楊曉玲,我叫什么?我的名字是幾個字?那我該唱哪段?(第二段)教師演唱。 2.游戲“唱唱你和我”,體驗唱自己和朋友名字的樂趣。 教師:你們也想唱唱自己的名字嗎?這么多小朋友想唱自己的名字,那這樣吧,我們把選擇權交給電腦,出現誰的照片,就誰唱好嗎? 3.名字大連唱。引導幼兒兩人合作唱出自己的名字,感受演唱的快樂與自豪。 教師:出現的是誰?他們誰唱第一段,誰唱第二段?我們先來幫幫他們好嗎? 師幼合唱。兩名幼兒上前表演,其他幼兒坐聽。 教師:他們唱得真好,看這次又出現的是誰? 幼兒表演,拍手打節奏。 教師:小朋友真棒,這次電腦又選了誰? 幼兒表演,拍腿打節奏。 教師:這次是誰?男孩,哪些是男孩,請起立。女孩子幫他們用啞鈴打節奏。小丫頭起立,男孩用啞鈴打節奏。 四.利用游戲,互唱姓名。 教師:唱唱自己的名字真有意思,下面呀我們要玩個音樂山洞的游戲。音樂山洞的密碼是唱出對方的名字。唱別人的名字時還能用“我是”嗎?應該用“你是”。那你們先唱唱楊老師吧! 教師:現在我是音樂仙子,我手上有根魔棒,點到個小朋友你就找個好朋友和他一起唱好嗎?唱得好的小朋友可以鉆過山洞拿禮物。(2組) 教師:游戲好玩嗎?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附歌曲:《唱唱我的名字》1=c 2/4 1 ⅰ 7 6 │ 5 4 3 2 │ 1 1 │ 2 4 3 2 │ 5 5 │ 來 來 我是 湯 米 湯 米 5 6 3 4 │ 2 2 │ 2 4 3 2 │ 1 ⅰ 7 6 │ 5 4 3 2 │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1 1 │ 2 4 3 2 │ 5 5 │5 6 3 4 │ 2 2 │ 2 4 3 2 │來 來 我 是 卡 秋 莎呀 莎 莎 莎 莎 莎 莎 莎莎 莎 莎莎 1 5 2 3 │ 1 — ‖莎莎 莎莎 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