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欣賞活動:森林狂想曲
一、設計意圖大班的孩子,已經初步積累了一些感受、表現音樂方面的經驗,喜歡唱唱、跳跳。我們從孩子的經驗水平出發,給他們提供更加開放的空間,讓孩子們通過音樂欣賞充分發揮想象、按自己的意愿選擇表達的方式表現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進一步增強對音樂的感受、欣賞和表現能力。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感受樂曲的性質及樂段間的變化。
2、大膽想象,能用語言、動作表達對樂曲的理解,增強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及表現能力。
水平一: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或基本動作表現對樂曲的理解。
水平二: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或形象的動作表現對樂曲的理解。
3、豐富詞匯:輕快、跳躍、安靜、舒緩。
4、體驗表演的樂趣,增強自信心。
三、活動準備:
課件《森林狂想曲》;各種小動物、樹、花、太陽、小草、水等頭飾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隨著歌曲《手指歌》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欣賞樂曲《森林狂想曲》
1、展示課件圖片⑴小松鼠畫面,引出活動主題。
“大家好,我是來自森林王國的小松鼠,今天我來到幼兒園做客,
并帶來一首好聽的曲子送給你們,這首曲子講述的是森林王國中的故事,名字叫《森林狂想曲》,希望大家喜歡。”
⑴、認識樂曲名稱:“哇,小松鼠送給我們一首好聽的曲子,它的名稱是什么?”
⑵、認識森林:“森林是什么樣子的呢?”
⑶、帶著問題欣賞:“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曲子,然后告訴大家,你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樣的感覺?”
2、完整欣賞樂曲,初步感受樂曲的性質。
提問:“樂曲的旋律聽起來怎么樣?”、“聽到了什么?”
小結:真不錯,小朋友都能說出自己的感覺。這首樂曲表現的是在美麗的森林里,動物們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它們在一起唱歌、跳舞。
3、分段欣賞樂曲,引導幼兒用語言及動作表現對樂曲的理解。
水平一:用語言表達及基本動作表現。
水平二:用完整的語言及較形象的動作表現。
⑴、欣賞第一部分,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a、提問:“這部分的旋律聽起來怎么樣?”(豐富詞匯:輕快、跳躍),“你想到森林中什么樣的情景呢?”、“有誰?它在干什么?”
b、播放課件圖片,加深對樂曲的理解。
c、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表現對樂曲的理解。(集體——個別展示——集體模仿)
小結:這部分的音樂聽起來輕快、跳躍。小朋友能大膽地說出聽到的、想到的,并能用動作表現出來,真棒!我們再來聽聽下一部分。
⑵、欣賞間奏,感受樂曲靜默處。
a、提問:“這里的旋律聽起來跟前面有什么不一樣?”(豐富詞匯:安靜、舒緩)“你想到了什么?”
b、播放課件圖片,加深對樂曲的理解。
c、引導用安靜的動作表現這部分音樂。(集體——個別展示——集體模仿)
小結:大家都能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動作表現安靜的森林,很好。
⑶、欣賞最后部分音樂。
a、提問:“這里聽起來有什么樣的感覺?”、“你們發現什么了嗎?”(引導發現該部分的性質與第一部分相同)、“你想到了什么?”
b、播放課件圖片,加深對樂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