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活動:小籬笆(通用2篇)
大班音樂活動:小籬笆 篇1
設計意圖:在以往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我發現由于幼兒園的孩子們對漢字認識有限,導致他們在學習一些歌詞較長、段落較多的歌曲時,經常會出現記不住歌詞、混淆段落、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表現歌曲內容等問題,從而使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有些吃力,針對這一現象,我便試圖尋找能幫助孩子們快速記憶歌詞的辦法。經過觀察我發現,孩子們對圖畫很敏感,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大體甚至準確地描述圖畫內容,我便有了一個想法:能不能用圖畫來記錄歌詞幫助孩子們理解記憶呢?我決定嘗試一下,于是,就設計了《小籬笆》這節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 學會歌曲《小籬笆》第一段,幫助幼兒準確地記憶理解歌詞內容。
2. 感受歌曲優美、抒情的旋律。
3. 簡單了解3拍子的節奏。
活動準備:
《小籬笆》第一段音樂 畫圖用的紙和筆(師用) 琴
活動過程:
師領幼兒隨音樂入場,開門見山,直接導入課題,引出歌曲《小籬笆》。
一、 請幼兒認真傾聽歌曲,師用畫歌詞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
1、 師唱第一遍歌曲,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么?
師唱第二遍,幫助幼兒逐句分析、理解歌詞內容,并畫出相對應的圖畫。
2、師幼一起看圖,完整地說出歌詞。
二、簡單向幼兒介紹3拍子樂曲的節奏特點,引導幼兒感受歌曲優美、抒情的旋律。
1、放音樂,師幼共同看圖欣賞歌曲,感受歌曲優美抒情的旋律。
2、引導幼兒了解3拍子“強弱弱”的節奏特點。
3、請幼兒看著畫好的歌詞,打著節奏,再欣賞一遍歌曲。
三、幼兒學唱歌曲。
1、 師彈琴,請幼兒看著畫好的歌詞,跟唱歌曲。
2、 師彈琴,請幼兒完整地合唱歌曲。
3、 放音樂,師幼共同演唱歌曲。
四、活動結束,師領幼兒隨音樂離開活動室。
大班音樂活動:小籬笆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了解三拍子歌曲旋律特點。
2、通過圖片,記憶歌詞,能較完整地演唱歌曲。
3、幼兒能積極參與表演唱,體驗表演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隨音樂邊舞動邊進場。
2、發聲練習。
1 2 3 4 5 | 1 2 3 4 5 |
(師) 春天 多么美,(幼)啦啦啦啦啦
5 4 3 2 1 | 5 4 3 2 1 |
(師)吹起小喇叭,(幼)滴滴滴滴答
二、基本部分
1.講述歌曲所表現的意境。
——初春,一陣微風吹過,告訴大家,春姑娘來了,太陽公公也露出了燦爛的微笑,小草弟弟偷偷的露出了小腦袋······
2.幼兒復習這首歌曲。
3.進入拓展活動.
——1.教師向幼兒講解3|4拍,它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這個| 就是小節線,這每個音符則表示一拍)
2.練習三拍子的節奏類型。
3.教師帶領幼兒按節奏念歌詞。
4..用樂器來表現三拍子。
5.合奏。
三、結束部分
1、邀請客人老師上來一起完整演唱,結束活動。
師:請把我們的樂器給客人老師,帶客人老師一起來唱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