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題活動——中國食物
一、 主題的產生:
在制作節日掛歷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對中國的食物有一定的了解,也比較熟悉。比如:一些孩子講到了小籠、餛飩、餃子、粽子等。還有的孩子講到了外出吃飯時看到有的菜五顏六色的很漂亮、有的菜可以作出各種各樣的圖案等。結合我班水彩畫教學,可以使他們對中國的特色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而且食物是他們每天都要接觸的,所以我決定以次開展主題活動。
二、 主題網絡圖:
包餛飩
制作 包包子
中國特色點心
中國食物
中國菜肴 參觀飯店
制作拼盆
三、 活動過程:
活動一:
目標:1、結合圖片或食物,讓幼兒初步感知中國食物的特色,激發愛國情感。
2、提高幼兒探究的興趣。
條件提供:圖片(或實物)
活動設計:1、出示圖片或食物:
你們在哪里看到過這些食物?
吃過嗎?
2、組織討論:
這些東西國外有嗎?
是怎樣做出來的?
3、回去問問父母。
觀察記錄:
孩子們在看了一些菜譜的照片后展開了
討論:
朱穎:我到飯店里吃過魚、蝦和點心。
王嘉晨:我還吃過蟹和小粽子。 真實的菜單、菜譜可以幫
張鑫昕:我吃過粥。 助幼兒回憶,幼兒在不知
潘華璽:我在火車上吃過菜。 不覺中說出了許多,包括
朱穎:我在“鴨王”吃過鴨皮。 一些中國的特色菜。
李佳斐:我吃過“小綿羊”火鍋。
鄧越:我在“小紹興”吃過雞、粥。
施軼恒:我吃過快餐。 老師:那么你們知道那些菜是中國特有的,國外沒有的?
張鑫昕:粥。
鄧越:小籠包子。
潘華璽:餛飩、餃子。
鄧燕飛:螃蟹。 孩子們一邊看菜單一邊討
瞿峰:粽子。 論著,我讓他們看一看自
王嘉晨:湯團。 己制作的節日掛歷是否有
李佳斐:重陽糕。 點啟示。
反思:孩子們對吃的東西比較有興趣,再加上前幾天在制作掛歷的同時,
對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食物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能講出許多中國食物。但講的點心較多,因此就從點心先開始。
活動二: 目標:1、在動手包餛飩的活動中,進一步對中國點心感興趣。
2、品嘗自己制作的點心,有參與的愿望。
條件提供:皮子、餡
活動設計:1、出示一只包好的餛飩。
2、幼兒邊看邊講:
餡是怎么進去的?
這是中國特有的嗎?
3、老師示范講解包餛飩的要領。
4、幼兒跟著老師一起做。
5、吃餛飩。
觀察記錄:
今天,正好孩子們中午吃餛飩,我從廚
房取來了皮和餡,孩子們看到這些東西一下
興奮起來了:
牛嘯天:我會包餛飩的。
朱穎:我也會的。
王嘉晨:我知道的,這就是中國菜。
鄧越:這不是中國菜,是中國點心。 我順勢接著鄧越的話問:還有那些中國點心?
瞿峰:有餃子。
施軼恒:湯團、春卷。
張心辰:大餅油條。
潘華璽:饅頭、包子。 幼兒一下講出了許多特色點心,老師:那么我們一起來包餛飩好嗎?
孩子們自發分成幾組開始包餛飩,在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