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題活動——中國食物
上次我們參觀了哪里?
你們看到些什么?
2、今天請小朋友來學做小廚師:
先訓練你們的刀功。
3、指導幼兒分組進行切菜練習。
注意安全。
4、展出幼兒切好的不同形狀的菜。
5、下次,我們制作拼盆:
想一想,你想和誰一起制作?你需要什么菜來告訴老師,可以幫你們準備。
觀察記錄:
有了上次外出參觀的經驗,孩子們對菜
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講起菜來也頭頭是道,
今天就讓他們試著切菜,老師先示范了好幾
遍,提醒他們注意安全:
王嘉晨:手不能伸直的。 切菜時手怎么放?
鄧燕飛:我看媽媽切菜時手是彎彎的。
鄧越:媽媽不讓我切菜,說很危險。 老師:你們想不想切菜?
孩子們興奮地跳了起來。 由于缺少實際經驗,在操作時我仍采用分組進行,避免危險。
張心辰:黃瓜很好切,一下就切好了。
施軼恒:番茄里面有很多水。 老師:對呀,水流倒桌子
李佳斐:下次用盆子接住就好了。 上怎么辦?
在活動中,孩子們什么菜都想切一下。有了經驗,該讓他們學著如何與同伴合作。老師:上次在飯店里看到的菜這里有
王嘉晨:有番茄、土豆。 嗎?
單偉棟:有黃瓜。
應圣悅:刀豆這里沒有。
老師:現在我們找朋友商量一下,下次做菜的時候需要一些什么原料,來告訴老師幫你們準備好嗎?
孩子們自由結伴3—5人一組,紛紛定起菜
單,不一會兒,需要的菜都記錄下來了。
反思:理論聯系實際,這是我這次主題活動的感受。由于有了實際經驗,孩子們對活動的興趣越來越高,并能根據在飯店里看到的菜來設計自己喜歡的菜肴,而且從他們定出的菜單中也可以看出他們對菜的種類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別在配色中有的孩子采用了茄子皮來配色,也為下次活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活動七:
目標:1、激發幼兒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2、結合操作活動,能對中國才有更深的了解,嘗試從色、形等方面進行表現。
3、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條件提供:刀、菜、盆子、電視機、投影儀
活動設計:1、廚師在飯店里拍的照片,組織討論:
這是在哪兒?
你們看到什么菜?怎樣做的?
想不想自己做菜?
2、幼兒結伴合作做菜:
根據自己制訂的菜單倒老師這兒領菜。
自己分工:切菜、配菜、介紹等。
最后為自己的菜取名字。
3、展示幼兒作品并介紹。
4、延伸至制作菜譜。
觀察記錄:
活動前,大家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馬
上進入了正題,我先讓孩子們看在飯店里拍
的照片:
朱穎:這是在“萬家燈火”里拍的照片。 老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王嘉晨:有各種各樣的菜。
鄧越:有好看的菜。
吳雯娟:有廚師叔叔給我們介紹。 我又拿出一些菜肴的照片,問:認識這些菜嗎?
鄧燕飛:這個菜是用牛肉和金針菇做成的。
李佳斐:這個孔雀的頭是用黃瓜做成的。
王嘉晨:這個是“松樹鮭魚”,以前我以為
是薯條,后來廚師叔叔說是魚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