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開展好區域活動
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最常見的一種活動形式,是幼兒一日生活的一部分,是幼兒自主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區域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向幼兒提供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讓幼兒依靠自身的能力通過對各種材料的擺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意愿、能力按規則自行選擇各區域的活動,動腦思考、動手操作、自由結伴、自由選擇、自由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促進兒童在不同的水平上獲得相應的發展。在日常工作中我對班里孩子們的區域活動進行了觀察與記錄,現將實踐中獲得的點滴經驗小結如下:
一、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
區域活動能否有成效的發展,首先取決于區域環境的創設,因此每位教師都想方設法的為幼兒提供活動場所,例如美工區、益智區、表演區、建構區等等。可是有在多得區域,孩子們喜歡的總是那么幾個,有的區域人滿為患、有的區域人寥寥無幾,即使教師經常調整,結果不盡人意。《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針對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首先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按照主題的開展投放材料,例如在剛剛過去的《神通廣大美猴王》這一主題中,在主題開展前,我們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西游記》圖書以及動畫片,并且與幼兒共同觀賞,給幼兒講解相關故事內容,讓孩子有初步的了解; 主題開展中,我們請家長幫孩子們制作《西游記》中人物的面具與他們使用的兵器,增加親子之間的互動;與孩子在家里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歌曲,欣賞孩子表演。 在家長的積極配合下,我們在閱讀區投放了關于《西游記》的圖書,供幼兒閱讀、觀看、討論; 美工區,讓幼兒自己創編連環畫《西游記》,提供橡皮泥,讓孩子們用橡皮泥制作豬八戒等《西游記》中的人物,給孩子提供皺紋紙、報紙等材料讓他們制作金箍棒與面具; 角色區,張貼出自己制作的演出海報并讓孩子帶著面具表演《西游記》的故事; 建構區,讓孩子用積木搭建花果山。多種材料的投放使得孩子們在區域活動中表現的都很積極,能夠看著圖畫簡單的講出《西游記》其中的故事; 能夠捏出豬八戒的大體形狀,做出像模像樣的金箍棒;在角色區孩子們也能夠投入進去,對話中帶有人物鮮明的語言特點,尤其對孫悟空、豬八戒的身體動作、聲音等模仿的特別像。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幼兒、了解幼兒,為幼兒提供使其主動探索、主動發現、主動學習的區域材料,創設不同的情景、條件、場合,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幼兒運用他們發現關系,使幼兒不斷鞏固、加深擴展自己獲得的經驗。并了解幼兒在當前游戲的需要,及時調整和投放適宜的玩具材料。還要引導幼兒自主進行區域活動,培養幼兒自主自律能力;顒訁^是兒童自由活動的場所,但自由不等于放任,為所欲為,而應該是充分理解和掌握規則之后的一種自主,在創設活動起就必須考慮規則問題,我們規定每個活動區只能進5至6人,給每個活動區設計標志牌;材料的分放點也貼上標志圖,便于幼兒游戲和整理。
二、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指導
《綱要》中說,教師在幼兒區域游戲的過程中,是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由此可見,區域活動開展時教師的指導非常重要,他決定著幼兒游戲是否能夠順利開展、幼兒是否能在活動區域中得到較好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