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十度”管理之“廣度”
第三, 把幼兒園的采光、溫度、布局、色彩重視起來,因為它們最能夠給人以感知覺的刺激;
第四, 還給教師一個溫馨的“小屋”——屬于她們自己的獨立空間,既有利于她們各自教研,又有能夠放松宣泄的地方,這樣有利于幼兒園良好精神環境的創設。
2、修繕一些適宜的制度,構建制度文化。
現代幼兒園的制度建設,已從過去的系列化制度建設建設轉到目標化制度建設中來。維護園所發展的秩序穩定,保持園內公平公正的激勵競爭,提高園所的管理效率,是現代制度追求的目的。一般來說,形成幼兒園制度文化有所四大標志:第一,制度帶有極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第二,制度達到了維護秩序、保持公平、提高效率的作用;第三,不再單一的是管理者自制的條文,而是廣大職工自覺的行為規范;第四,制度設計的全面性。
3、引導教職工的行為規范,構建行為文化。
行為文化比其它文化來得更加直接。通常我們把舉止端莊、談吐文雅的人,視為行為的楷模。而在幼兒園,我們更加關注的是園長及教師的管理與教育行為的藝術與習慣。我們從一個園長處理在大會上站起來與自己持相反意見教師的策略中;從一名教師對待不會回答問題而舉手的孩子的呵護態度中;從幼兒園安撫與平息家長由于誤解而大發牢騷的事件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感受到幼兒園行為文化的震撼力,正所謂“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行為文化無小事,處處育人!”
4、關注課程研究,構建課程文化。
幼兒教育必須將幼兒終生學習的基礎和動力放在核心地位。因此幼兒園的課程也必須圍繞“培養幼兒積極主動的態度、強烈的學習興趣、有效的與環境互動的能力、初步的合作意識、行為規范意識、責任感”等為中心,確定新時期幼兒教育的價值觀、質量觀、兒童觀、教師觀與評價觀。充分認可,全面發展不等于平衡發展,全面發展不是全科發展,要允許我們的孩子存在差異。力求在課程目標、內容、組織、評價過程上,將教育核心融入其中。
(五)構建新型的幼兒園文化不可忽視的兩個重要因素。
1、關于教師隊伍。
(1)培養聰明的教師隊伍。一支聰明的教師隊伍的標志:會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善于成功的推銷自我;會盡可能的喜愛自己的工作;特別注重團隊意識;能盡一切努力抓住機會;善于把失誤轉化為機會;敢于鍥而不舍的克服一切困難。
(2)培養明白的教師隊伍。一支明白的教師隊伍的標志:會從辛苦的工作中尋找樂趣;做任何事都講究方法;會把寬容當作人際交往的潤滑劑;深知謙虛好學帶給自己的效應;性格豁達開朗、擁有樂觀的人生態度。
(3)培養精明的教師隊伍。一支精明的教師隊伍的標志:會給自己贏得更多的成功機會;善于轉換思路、變通行事;凡是總能三思而后行,沉穩老練。
2、園長的工作策略。
園長是幼兒園實現園所文化的決策者與組織者,因此,園長的工作策略直接影響著幼兒園文化的構成。
第一, 要關注教師的基本需要:生存的需要、溫飽的需要與發展的需要。一個與連生活保障都有問題的教師談幼兒園文化的園長,未免有些不太明智;
第二, 對待教師的發展,永遠要建立在一件事情上的發展,而不是空談。因為,讓教師只畫“0”,永遠是“0”,讓教師學畫“1”,每增加一個“0”,都是10倍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