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關注幼兒活動過程的重要性
三、必須重視評價
任何教育活動都離不開評價。評價
幼兒能讓幼兒知道自己的優缺點,并明確努力的方向,從而促進的幾不斷進步。《綱要》的第四部分圍繞著幼兒園教育評價提出了評價應多角度、多主體、重視過程、重視質性研究等原則。但是我們一直以來只注重對活動結果的簡單評價,而忽視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發展的評價。重視評價和注重活動的過程并不矛盾.那種認為重視對幼兒進行評價就是重結果的看法是片面的。評價當然要以一定的結果為標準。但如果這個結果是表面的片面的,評價就是錯誤的;相反,如果這個結果是本質的全面的(就如我們前面所講的那樣,是代表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的全面發展)那么,評價就是正確合理的。所以,我們評價幼兒的標準應是: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是否獲得了實在的、全面的發展(包括主體性發展)。
在具體評價時,還應講究方式和方法。很多教師習慣于在活動結束時將幼兒活動的成果(畫、積木等)作一個展覽。在日常生活中,教師也習慣于將發小紅花、小紅旗等作為表揚、獎勵的形式、這些作法本無可厚非。問題是:教師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教師只是作橫向的評價、簡單地將全班幼兒評出“三六九等’,那么這種評價方式就值得懷疑;如果教師只作縱向評價,將幼兒的現在和過去相比較,肯定幼兒的進步指出不足的地方,并提出期望,那么這種評價方式就應該肯定。原因很簡單:前一種評價忽視
幼兒的個別差異和活動過程,人為地培養幼兒的自滿和自卑:后一種評價則相反,它使每一個幼兒都學會怎樣戰勝自我,重塑自我。另外,評價應適時適度,堅持以表揚、獎勵為主的評價方式,這對因材施教,培養幼兒自信心都大有種裨益。
總之,“注重幼兒活動的過程”應當全方位地體現在幼兒教師的思想觀念和實際行動中,而不能僅僅是一個口號、幼兒教師只有切實關注每一個幼兒的活動過程,才能使每一個幼兒在最大限度上獲得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
試論關注幼兒活動過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