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闊的空間與幼兒教師的素質
只有學會反思,教師才能對教育教學過程進行不斷地實踐、反饋、調整、再實踐,從而使我們的教育教學更貼近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成為幼兒最為“合適”的教育。教師也只有學會反思,才能使自己由單純的教書匠變?yōu)檠芯啃徒處煟伞皞鞯馈⑹跇I(yè)、解惑者”變?yōu)閷W習型或發(fā)展型教師。
三、 教師要學會合作
在現代社會里,人與人之間更趨向于合作。學會合作,是現代人的又一基本素質。
在《綱要》和《指南》中多次提到通過教師和幼兒的“共同生活”、“共同活動”來形成探究合作型的師幼互動共同體,促進教師和幼兒共同成長。這一理念的提出,對傳統的“師道尊嚴”給予了極大的沖擊。因而,教師要善于和幼兒建立《綱要》、《指南》所要求的富有人文色彩和平等精神的新型師生關系,要善于欣賞幼兒,愿意看到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精神,愿意為幼兒的能力贊嘆,愿意向幼兒學習,愿意和幼兒共同探究、共同成長。這樣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學會與幼兒合作。
同時,教師要學會與同行合作。在教育工作中,教師要善于看到每一個教師個體的優(yōu)勢和弱勢,要善于向別人學習,善于與同行優(yōu)勢互補,相互合作。
在《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區(qū)及周邊環(huán)境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教師學會與家長、社區(qū)合作,首先是當今世界幼兒教育的發(fā)展趨勢。陳鶴琴先生說過,“幼稚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是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隨著大教育觀的確立,幼兒教育成了幼兒園、家庭、社區(qū)共同的工作,三者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勢在必行。教師學會與家長、社區(qū)合作,其次是實現教育資源共享,促進幼兒更好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一方面,教師通過與家庭、社區(qū)的合作,能充分利用好家庭、社區(qū)的資源,讓幼兒逐步走向社會、了解社會,擴大視野;另一方面,通過與家庭、社區(qū)的合作,能充分發(fā)揮幼兒園的教育優(yōu)勢,不斷向家長、社區(qū)宣傳、滲透新的教育理念,從而使幼兒獲得和諧、一致的教育。
四、 教師要學會支持
《綱要》、《指南》明確地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睂W會支持,是教師落實和貫徹兩部法規(guī)文件的重要素質。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學會尊重、學會反思、學會合作,最終要在幼兒學習、生活、游戲、運動過程中能給予支持,使他們健康快樂地學習、生活、游戲、運動。因而,教師要學會支持幼兒的好奇探究行為、幼兒的交往合作、幼兒的表達表現、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既要在物質環(huán)境上給予支持,還要注重
幼兒精神上的支持。教師要善于運用支持的策略,使幼兒獲得更多的探索機會,感受到自己所進行的活動的重要性,體驗到活動的快樂與成就。《綱要》和《指南》是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未來工作的藍本,藍本給了我們廣闊的空間和無限的創(chuàng)機,我們要在提高自身素質的過程中,更要學會把握創(chuàng)機,迎接挑戰(zhàn)。
廣闊的空間與幼兒教師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