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繪本活動說課稿:花格子大象艾瑪
各位老師中午好!
我抽到到的上課內容是《指南》中語言領域目標中的其中一條,即具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年齡段定在了中班。于是我著重翻閱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這本書中語言領域的第二大塊內容,即閱讀與書寫準備,其中目標2就闡述了具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我仔細閱讀了中班年齡段的目標,其中就說到“能根據連續畫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說出故事的情節,并能隨作品的展開產生喜悅、擔憂等相應的情緒反應,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情緒情感,于是我把我要上的活動內容定在了繪本閱讀上。并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特點,我在大量的繪本中選取了《花格子大象艾瑪》這個繪本。
一、教材分析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這個繪本的故事內容幽默、有趣、并富有戲劇性的變化。艾瑪正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他非常特別,他跟其他大象灰灰的顏色不一樣,他是一只渾身是花格子的大象,于是故事中的艾瑪就有了一點點小小煩惱,為什么自己不是一般的大象,這樣就出現了一連串歡喜而驚訝的故事。這也就使我想到,這只大象的特別之處所帶來的濃厚興趣會使孩子們樂意聽《花格子大象艾瑪的故事》。
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
在生活中,孩子們也或多或少的會有這樣的感受與表現,特別是一些有特點的孩子,他們很介意別人怎么看他。而中班孩子他們漸漸認識到了自己的特點,并能夠說出自己和別人的區別。通過閱讀艾瑪的故事,可以使孩子們感受到艾瑪的與眾不同給大家帶來的歡樂,從而使孩子們學會更喜歡自己。這也正符合《指南》中所提出的中班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特點。
二、目標定位
根據《指南》中所提出的中班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目標,我把它理解為1、理解故事內容;2、表達想法;3、情緒情感的提升。這樣三部曲。根據本次繪本內容,我將目標定為:
1、通過畫面,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理解故事的內容。
2、感受艾瑪的與眾不同,體會快樂的情緒。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并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難點:感受艾瑪的與眾不同能夠給大家帶來快樂。
三、環節設計
環節組織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分為主要的三個環節:1、激發興趣,引出主人公;2、理解故事內容;3、設計與眾不同的大象。
四、突破策略
1、運用多媒體課件。
我以ppt的形式向幼兒展現出生動畫面,讓幼兒從直觀的生動畫面中感受繪本的有趣,提高幼兒的注意力、理解力和對學習繪本的興趣。
2、截取繪本主要內容,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
在這個繪本中所帶給孩子的文本信息非常多,在多次閱讀后,我發現如果將每一頁呈現給孩子的話,首先超出了中班的上課時間,其次會比較散,于是我就抓住繪本中的核心內容,讓孩子隨著故事情節的變化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并隨之產生一系列的情緒反應,也是更好的為目標服務。
3、抓住艾瑪的與眾不同所帶來的情緒情感為主線。
有艾瑪在大家很開心——沒有艾瑪在大家都很沉默——艾瑪跟大家開了個玩笑,大家又很開心。這三個畫面是主要要突破的難點,我將帶領孩子重點觀察,感受。比如在觀看第一張艾瑪的圖片,我就留給孩子猜想的空間,問:“除了顏色不一樣,他還會是一只怎么樣的大象?”做好艾瑪快樂個性的鋪墊,也會為后面的理解埋下伏筆。在觀看第二張幻燈片時,讓孩子們重點觀察大象們的心情,原來有艾瑪在大家很開心,艾瑪的快樂個性更加凸顯。到最后艾瑪跟大家開了個有趣的玩笑,引得大象哈哈大笑。這也正是因為艾瑪的與眾不同所帶給大家的快樂的真諦所在,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