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空氣在哪里(精選3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空氣在哪里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2、培養幼兒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和細致觀察的能力,提高動手動腦能力。
3、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動過程:
一、 引起興趣
教師做深呼吸,幼兒也模仿著做深呼吸。
提問:我們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氣在哪兒?能用眼睛看到嗎?
二、 嘗試活動:裝空氣
1、幼兒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動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氣。(告訴幼兒先張開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緊袋口)
2、提問:你們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氣?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3、討論:想一想,你見過、用過、玩過的哪些東西里有空氣?
4、總結。
三、 嘗試活動:手帕的變化
1、請幼兒每人拿一玻璃杯,讓他們看看杯子里有東西嗎?(杯子里沒有東西,杯子是空的)
2、請幼兒將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著壓入水下,觀察發生了什么現象?教師個別指導幼兒按要求進行操作,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3、討論:手帕為什么沒有濕?水為什么進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東西不讓水進去呢?
4、請幼兒將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將茶杯倒扣傾余著放入水中,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同時提醒幼兒觀察手帕的變化,并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5、討論:
第一次手帕為什么沒濕?
第二次手帕為什么濕了呢?
6、總結。
四、 活動延伸
將一只昆蟲和一盆花分別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觀察它們的變化。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空氣在哪里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以及空氣看不見、摸不著、無孔不入等特點。
2.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空氣對人、動植物的作用,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3.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提高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
活動準備:
氣球、清水1盆、塑料水瓶、針筒、小磚塊、吹氣胡子、乒乓球等實驗材料。
活動過程:
一、感知空氣的存在
1.小朋友看這是什么?(氣球)
2.氣球里面有東西嗎?
3.對準幼兒的臉,邊放邊問:感覺有東西出來嗎?(有)能看見它嗎?(不能)抓得到嗎?(不能)聞到味道了嗎?(沒有)
4.小結:原來氣球里有空氣,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看不到、摸不著的氣體。
二、感知空氣的無孔不入
1.空間中有空氣
(1)氣球里有空氣,那么我們的活動室里會有空氣嗎?
(2)我們用塑料袋到活動室的各個地方裝一下,大家分開找,找好后捏緊袋口,回到座位上。
(3)你在什么地方找到了空氣?
(4)小結:活動室的各個地方都有空氣,老師還帶來了一些東西,它們里面會有空氣嗎?(幼兒猜測)
2.物體中有空氣
(1)介紹三組實驗
這是什么(可樂瓶),它的上面有一個紙套,像個小火箭,玩的時候雙手用力拍打小瓶子,看看火箭會有什么變化?
它是什么(針筒)玩的時候連續地推動針筒,看看乒乓球有什么變化?
這個玩具很好玩,等會拿一個紙嘴套在上面,對準吹氣口吹氣,看看胡子有什么變化?用完的吹嘴放在藍色盒子里。
游戲很好玩,玩好一個游戲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交換,等會聽到小鈴聲請你們把材料放在桌上再回到座位上。
(2)交流
a.在玩火箭發射時你發現小火箭怎么樣了?為什么?空氣藏在哪里?
b.玩乒乓球游戲時推動針筒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空氣藏在哪里?
c.吹胡子游戲中胡子有什么變化?為什么?空氣藏在哪里?
小結:原來一些東西里有空氣,連身體里也藏著空氣。猜猜這塊小磚塊里有空氣嗎?(幼兒猜測)
(3)空氣的無孔不入
a.小磚塊按到水中,水里有什么變化?(空氣從磚塊里跑出來,原來磚塊里也有空氣)
b.小結:空氣就在我們周圍,凡是有空隙的東西里空氣都可以跑進去。在生活中,空氣還會用在什么地方呢?
(4)空氣的運用
a.幼兒自由講述
b.(出示幻燈),看看空氣藏在哪里?
三、空氣的作用
(1)我們周圍都有空氣,如果捂住口鼻,會怎么樣?(人離不空氣)
(2)還有誰也離不空氣?(植物、動物離不開空氣)(看幻燈)
小結:我們呼吸需要空氣,連動物、植物都離不開它,所以有生命的東西都離不開它;而且新鮮的空氣更有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我們一起到大樹下去呼吸新鮮空氣吧!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空氣在哪里 篇3
設計意圖
根據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他們對周圍事物或者現象感興趣,會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一次美術活動上,我們孩子發現干燥的毛筆放在水里后會冒泡,很興奮,但孩子對空氣還沒有深入的認識。因此我從孩子的興趣出發,結合本月科學目標,設計了這節活動,和幼兒一起探索空氣在哪里。讓幼兒通過親身探究、實驗和操作獲得有空氣的科學經驗,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現象的興趣,培養其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科學小實驗,了解空氣無處不在;
2.通過運用多種感官,知道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3.能夠使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多種感官,了解空氣無處不在的特性難點:對自然科學感興趣,并進行積極探索。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空氣的存在。
2.物質準備:塑料袋、盆、水、各種有縫隙的材料:海綿,絨布,大縫石頭,棉花,瓦楞板。
活動過程
一、發現空氣的存在,知道身體需要空氣(3分鐘)
1.現在請小朋友跟我一起玩個游戲:閉上嘴巴、用手把鼻子捏住。你有什么感受?(呼吸困難、很不好受……)
問:為什么不好受?放開手你在吸什么?(空氣)
小結:看來我們的身體需要空氣,沒有空氣我們就無法呼吸了,會很難受。
二、抓空氣(發現空氣特征)(5分鐘)
1.徒手抓空氣:
問:可是,空氣在哪呢?你能把空氣抓住么?(幼兒自由嘗試抓空氣)
2.道具抓空氣:
A師:你們看我這里裝的是什么?(空氣)現在你們每個人來拿一個塑料袋,可以到教室的任何地方去抓空氣,待會告訴我:你的空氣是在哪里抓到的?(幼兒說在哪里找到具體地點)
B換個地方再抓一次。
小結:我們的教室到處都是空氣。
3.圍繞空氣,展開討論。
請你用小眼睛看一看、小鼻子聞一聞、小手摸一摸,仔細觀察空氣是什么樣的?總結: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氣體,而且我們的教室里到處都有空氣。
三、空氣無處不在(10分鐘)
1.教師操作實驗(3分鐘)
師:粉筆里有空氣么?請你注意我把粉筆放進水里后,水發生了什么變化(冒泡)。這些泡泡是什么呢?(空氣)這些小氣泡是藏在粉筆縫隙里的空氣。請你也找一找咱班還有那些物品里藏了空氣呢?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5分鐘)
提醒幼兒小心不要把水弄到外面,軟的東西壓出空氣
3.交流結果(2分鐘)你都在哪找到空氣了?
總結:原來到處都有空氣,不但我們的教室里有空氣,就連玩具里、棉花的縫
隙里都藏進了空氣,它真是無處不在啊!
活動延伸:我們的生活中,因為有了空氣,會發生很多神奇的事。下面王老師給小朋友們表演一段魔術。你也來試試,你能讓紙一直貼在手上么?
活動總結幼兒喜歡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很興奮,愿意探究小實驗。通過“找空氣”活動,知道空氣無處不在。幼兒運用多種感官,知道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并且幼兒能用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