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美麗的泡泡》(精選2篇)
幼兒園教案《美麗的泡泡》 篇1
設計意圖
小班的孩子喜歡玩色彩,但是我們提供給孩子們的繪畫材料有限,所以孩子們的繪畫多是以蠟筆為主。經過一學期的繪畫,孩子們已經基本掌握蠟筆的涂色方法。本次作品的主要表現方式是蠟筆繪畫和顏料刷畫。對幼兒來說,一個個泡泡又美麗又可愛。有大的,有小的,很能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表現美的愿望。特別是這個活動在材料的運用上有別于其他傳統的美術課。首先,采用油畫棒來畫泡泡,然后再準備顏料來請小朋友涂刷底色。“油水分離”這一科學現象加強了游戲的趣味性,讓幼兒毫無顧忌地涂抹揮灑,充分體驗美術活動的成功和樂趣。
活動目標
1.學習畫各種各樣的的圓圈泡泡,初步嘗試布局畫面。
2.能大膽用用蘸有顏料的板刷在畫面上涂刷,初步感知“油水分離”的現象。
3.樂于參加美術活動,養成一定的審美情感。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畫各種各樣的的圓圈泡泡,初步嘗試布局畫面。
難點:能大膽用用蘸有顏料的板刷在畫面上涂刷,初步感知“油水分離”的現象。
教學準備
1.白色水粉紙每人一張。
2.油畫棒,排刷人手一份。
3.已經調好的水粉顏料。
4.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手拿泡泡工具變出彩色泡泡,請幼兒用手接泡泡,引起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談話法,描述泡泡形狀。
師:剛才老師變出好多泡泡,有的小朋友還能接住小泡泡,你覺得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它們在做什么?
小結:泡泡圓圓的,彩色的,它們在做游戲。紅泡泡和黃泡泡還會手拉手呢!小泡泡還會躲在大泡泡的背后呢!
三、幼兒操作。
(1)用油畫棒畫泡泡。
教師:泡泡玩累了,把它們請到紙上休息休息吧!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回想剛才的泡泡都有什么樣的,它們都在做什么,引導幼兒用油畫棒畫出來。
(2)用水粉給泡泡照相。
認識排刷和顏料。
教師:排刷姐姐和顏料哥哥怎么幫泡泡照相呢?(幼兒猜想,個別幼兒上臺嘗試)
幼兒嘗試油水分離畫,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 你們想不想也來幫泡泡拍照呀?
教師:那我們一起請排刷姐姐和顏料哥哥來幫泡泡拍照。
欣賞幼兒作品,簡單解釋油水分離。(出現油水分離現象的原因是因為油和水是不相溶的。)
4、結束部分。評價幼兒作品,給予肯定,提高幼兒的積極性。
幼兒園教案《美麗的泡泡》 篇2
《美麗的泡泡》這個活動是小班的一節美術活動。我在原來的基礎上做了很大的改動。第一、目標的定位,是讓孩子們嘗試圈圈組合造型。現在是小班下學期,如果讓孩子們單純地畫泡泡,未免太簡單,而且很多孩子已經會畫圈圈。所以想加大點難度,給泡泡做個簡單的造型。第二,作品排列的方式。傳統的美術作品是每個孩子一張畫紙,然后作畫,最后貼出來。本次活動采用先分離,后聚合的方式,一組的小朋友每人有一張畫紙,畫好以后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副完整的海底世界,然后再涂色。第三,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來涂色。小班的孩子,喜歡各做各的,合作刷畫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在刷畫的過程中,還能聽到孩子們說:“這是我畫的”,然后就刷自己的畫的那部分。我及時提醒他們,大家一起合作來刷一刷。他們也非常樂意去嘗試。 從活動效果來看,孩子們興趣還是很高的,他們第一次嘗試刷畫,感受油水分離,所以充滿了好奇。第一環節,孩子們在優美的《網小魚》音樂中進入今天的主題,美麗的海底世界引出小魚吐泡泡。第二環節,重點介紹圈圈的造型,讓幼兒去思考,如果自己去造型,會有哪些圖形呢。第三環節,就是孩子們去操作,畫好了畫,組合在kt板上,然后一起合作來刷畫。整個活動流程還是很流暢的。 同時,活動結束以后,也發現了很多的問題。首先,孩子們對泡泡造型想象的還不是很豐富。在ppt展示的時候,可以再具體一點,因為活動的重點在圈圈造型上,所以有必要重點對造型做更深入的挖掘。如:單幅出示泡泡造型,可以是小花、棒棒糖、糖葫蘆、米奇等,讓幼兒更覺得趣味性。其次,細節方面可以處理更好些,如:可以在扳上固定好雙面膠,作品直接就拼在上面,不用每張紙后面粘上雙面膠,因為剝雙面膠浪費幼兒的活動時間;水草畫的太大了,有點喧賓奪主。同時水草用綠色來畫,原來是白色,后來顯現出來,幼兒以為是他們哪個小朋友畫的,注意力集中在水草上而不是泡泡上。第三,顏料可以嘗試更淡的藍,由于幼兒力氣小,畫出來的圈圈顏色不是特別清楚,深藍色就有點蓋住彩色的泡泡。 雖然第一次上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但正是這些問題讓我有了重新思考的機會,找到更適合班級幼兒的方法,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