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范文《神奇的火山》(精選7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范文《神奇的火山》 篇1
一、教材分析:
《火山和地震》選自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的地球》!痘鹕胶偷卣稹穼儆凇暗厍虻倪\動與所引起的變化”,本單元順應學生思考、探究問題的規律,從人類探索地球的形狀開始,引領學生從地球表面到地球內部去認識地球,《火山和地震》主要研究地球運動與地表變化。在火山和地震現象中,火山離學生的知識基礎、生活實際都比較遠,但地震現象對于四川的孩子來說都比較熟悉。本課從學生的親身感受出發,引導學生建立模型研究,知道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知道地震時保護自己的方法。本課共有六個教學活動,2個課時,其中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是重點。
二、學情分析:
1、通過前三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地球的形狀、大小、地球表面的形狀和地球內部的構造,還知道地球內部是運動的,充滿了力量。
2、學生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有較強的求知欲。
3、地震現象的內容,離四川學生的生活實際較的比較近 ,有利于課堂教學。
三、教學目標:
1. 知道地震的形成原因。
2. 能根據地面的損壞程度找出震中和地震的強弱。
3. 了解地動儀,教會學生應急自救的方法。
四、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在震發生時的逃生方法。
難點:了解地震的成因
五、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一條毛巾、有關地震的圖片、視頻資料、多媒體課件。
學生分組實驗材料:
1、學生每人一根能折斷的筷子。
2、模擬地震的發生實驗:紙箱、積木。
六、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孩子們!近幾年有一種自然災害在四川多次發生,給我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孩子們知道是什么嗎?(地震)是的,就是這種非?膳碌淖匀粸暮Α卣穑ò孱})。
2、地震知識教學:
。ㄒ唬┭芯康卣鹦纬傻脑颍
師:說到地震孩子們腦海里馬上會浮現出什么畫面?
生:樓房晃動、倒塌、地面扭曲、塌陷、大量的人員傷亡……
師:看來地震留給我們的都是這樣的畫面,房屋的倒塌、交通路線的摧毀、大量的人員傷亡、親人的離去……(ppt)這些沉重的畫面不得不讓我們反思,地震那巨大的、毀滅性的破壞力是怎樣形成的呢?
生:板塊碰撞、火山爆發……
師:孩子們的猜想很多,那誰是正確的呢?我們已經知道地殼是由一層一層的巖石組成的,越往地殼深處壓力越大。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巖層會不會發生什么變化呢?讓我們來做個小實驗。
1、實驗1:模擬巖層褶皺的實驗
師(講解):本實驗所需要的實驗器材就是我手中的這條毛巾,我將毛巾疊成幾層,平放在桌上來代表一層一層的巖石,F在請看毛巾的表面呈狀態?(生:表面是平的)現在我用手按住毛巾的兩頭,不斷的向中間擠壓以此來代表地球的內力作用,觀察發生了什么現象?(預設:1、彎曲、攏起……孩子們說的這些現象都可以用一個更準確、更專業的詞來描述,那就是褶皺,2、褶皺、彎曲、攏起……孩子們說得都很形象、正確,特別是這位孩子說的褶皺一詞更準確、更專業。)
師: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得出:巖層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產生了褶皺 ppt:巖層——〉褶皺)請孩子們再想巖層的褶皺處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彎曲到一定的程度最終會怎樣?(會斷)會嗎?我們來試一下。
2、實驗2:模擬巖層斷裂的實驗
、賻煟河捎趲r層是非常的堅硬,所以我們用一根有一定硬度的筷子來代表巖層褶皺處。請同學們拿起筷子,用手握住筷子兩端并不斷的向中間施加壓力,怎樣了?(斷了)當筷子斷裂時,你聽到了什么?手有什么感覺?(巨響、震動、手麻)
、谟懻摚焊鶕@個實驗,我們可以得出:當巖層的褶皺處受到的擠壓力越來越大時,會發生什么現象?(可能也會被壓斷)當褶皺突然斷裂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時會發生什么現象?(可能會發生地震,有劇烈的震動和巨大的聲音。 ppt:巖層——〉褶皺——〉突然斷裂——〉大地震動)
3、推想地震是怎樣形成的。(分組討論、匯報)
師:根據以上兩個實驗請你推想地震是怎樣形成的呢?請同學們自己思考總結一下,(板書:形成)再請孩子們在組內交流你的想法(學生分組討論)
生:舉手匯報。(哪一個孩子來說說你的想法?)
4、總結講解地震的成因。
師:孩子們的推想是否正確呢?我們先來看看科學家是怎樣解釋的。(視頻)看來孩子們的很多推想都和科學家們的結論不謀而合,說明孩子們的實驗、觀察、總結的能力,已經具備很高的水平了,這也是每個科學家所具備的潛質!哪教科書上又是怎樣總結的呢?請孩子們打開教科書第23頁,默讀第2小節、并聯系我們剛才的實驗過程,再次感知、理解地震形成的原因。(生讀)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破壞性地震都是由巖層斷裂引起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構造地震。另外,火山噴發也會引起地震,過度采礦而造成的地表塌陷也會引起局部地震的發生。
師:地震對于我們四川的孩子來說已經不在陌生了,特別是在20__年5月12日我省發生了一次特大地震——汶川地震,直接嚴重受災地區達10萬平方公里,那孩子們知道它為什么叫汶川地震嗎?
生:因為汶川的破壞力最大;因為震中在汶川……。(預設:1、學生能說震中,就直接問“那什么又叫做震中呢?”;2、學生不能說出震中,師講:孩子們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其實是因為那次地震的震中在汶川。)
師:那什么又叫做震中呢?
生:舉手回答
師:其實地球內巖層發生斷裂的地方叫震源,如剛才做地震形成原因的這根筷子的斷裂處就是震源,它在我們地球的內部。而震源上方正對著的地面叫震中,它在我們球的表面上。(ppt震源、震中)人們也用震中的地名來給地震命名,而且震中的破壞力是最大的。所以在一次地震的發生時,就可以根據什么來判斷震中?
生:可以根據房屋的受損情況來判斷……破壞性的大小來判斷,(師:能不能再說得詳細一些,如:破壞力怎樣地方就是震中?)
(二)、做模擬地震的發生實驗
師:現在就請你們用學到的知識來做一個模擬實驗,請看實驗要求(ppt實驗要求加演示動畫)請組長領取實驗器材。
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
師:誰來匯報你們的實驗結果?
生:舉手匯報(師:這是你們合作成功的果實,我為你們感到高興,更為你們團結合作的精神而叫好!)
。ㄈ⒌卣鸬谋O測
師:地震發生時,破壞性那么大,從古至今都有人進行著研究,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最說到這方面我們應該感到驕傲,因為世界上第一架自動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是我國東漢時期的大科學家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
師:有誰知道候風地動儀是怎樣來確定地震方位的?
生:當地震發生時,朝著地震方向的龍嘴里的小球就會掉到下面蟾蜍的口里,這樣就可以確定地震的方位了。
師:現在,我國通過不懈的努力,在地震監測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到目前為此還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對地震進行預測,這還是世界難題。所以關于地震的預測人類還在不斷探索中,而這項艱巨的研究任務還需要你們為它添磚加瓦。
。ㄋ模、地震發生時如何逃生
師:既然地震的發生是不能避免而又難以預測的,那我們就必須要知道當地震發生時我們該怎樣保護自己呢?
生:舉手回答。(邊說邊演,演練怎樣跑、蹲、保護頭部、躲在桌下;引導學生從不同場合來說,主要講在教室、在家里、在街上)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范文《神奇的火山》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火山噴發這一自然現象及火山的種類。
2.通過形象直觀的實驗,使幼兒充分體驗火山噴發時的情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3.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課件(活火山圖片、死火山圖片、休眠火山圖片、長白山天池圖片、火山爆發科教片)、掛圖、面團若干、米醋、托盤、毛巾、生雞蛋、杯子、磨腳石。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非常漂亮的圖片,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想)
出示長白山天池圖片供幼兒觀察。
師:這是什么地方?(長白山天池)
師:誰去過長白山?那里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嗎?(那里有溫泉能洗澡,山可高啦,還能煮雞蛋呢)
師:這么厲害呀!那是誰生的火?還是那里有煤氣呀?(沒有看見火,它就是自己熱的。)
師:你們想知道溫泉為什么會那么熱嗎?那么就和老師一起走進“神奇的火山”吧!
2.火山的形成
師:長白山天池的溫泉可以煮雞蛋,是因為它是一座火山,那么火山是怎樣形成的呢?這和地球的結構有關系。你們猜地球是由什么組成的?(水、土)出示地球內部的結構圖讓幼兒認識:地殼、地幔、地核,棕色的是地殼,就像衣服一樣保護地球;中間橘色的是地幔,這一部分是一些像膠水的黏稠物質,是流動的,也就是巖漿;最里面是紅色的地核,這里非常熱,達到幾千度,也是產生熱量的地方。
幼兒隨教師指讀地球內部各部分的名稱。
教師出示生雞蛋,把雞蛋打破,蛋清從蛋殼里流出,向幼兒講解;當地幔中的黏稠物質遇到地殼薄弱的地帶或是有裂縫的地方,就會猛烈噴發出來,形成火山爆發,樣的山就被稱為火山。
思考:火山天天都噴發嗎?(引出下面的內容)
3.火山的種類
。úシ艌D片,教師講解火山的種類和它們的特點)
(1)活火山
(2)死火山
(3)休眠火山
4.火山噴發實驗
師:火山爆發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當火山爆發時,會發出巨大的響聲,石塊翻滾,溫度極高的巖漿像一條條火蛇一樣從地下噴出,瞬間將村莊和農田毀滅,小朋友你們說危險嗎?(危險)
師:所以我們不能近距離觀看,下面我們就通過實驗來看看火山是怎樣噴發的。
將幼兒分成四個小組,每組一塊面團,并在面團的上面做一個洞,將小蘇打放入洞里,然后把米醋倒進去。
讓幼兒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洞里面跑出來像泡沫一樣的東西,速度可快了。)
觀看火山爆發的科教片,讓幼兒進一步體驗火山爆發時的壯烈景觀。
5.火山給人們帶來的益處
師:火山爆發是一種自然現象,我們無法阻止它。雖然它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但也會給我們帶來好處。例如,火山灰是很好的肥料。火山爆發還會產生大量的礦物質。
教師出示磨腳石: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磨腳石)
師:對了,它就是用火山噴發后的石頭做的。今天我們學了火山的有關知識,你們覺得火山神奇嗎?(神奇)
師:這種石頭就是火山噴發留下的。如果把它放到水里會怎樣呢?你會有新的發現。今天小朋友回家就和爸爸、媽媽一起來試試吧。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范文《神奇的火山》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習,互相協作,知道火山的形成,了解火山的分類、益處與害處。
2、能力目標
通過網上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團結協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培養他們收集信息、處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網上觀察、查找和交流信息,體驗網上學習的樂趣,了解有關國同內外探索火山的情況,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科學興趣。
教學重難點:通過自主探究學習,互相協作,知道火山的形成,了解火山的分類、益處與害處。
教學準備:
本堂課的教學地點在多媒體教室
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本堂課力圖體現由傳統的一講到底的課堂教學模式轉變為學生自主式學習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組織者、輔導者、參與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1、出示:火山圖,進行簡介。
2、介紹本節課利用網絡學習。
學生觀看屏幕,認識火山。
利用多媒體圖像產生壯觀的感覺,激發學生對火山的探索興趣。
交流
通過自學課文或看電視、畫報,你們了解了火山的哪些知識?
學生回答對火山已有的了解。如:火山的噴發能人死亡;去火山噴發的地方,人感覺很熱;月球上也有火山噴發。
適應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把握小學的“個性”,布置學生自學課文和收集資料,對于火山的研究在課前已開始。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范文《神奇的火山》 篇4
大家好!我是琦琦,我有一個好朋友新新,今天我邀請新新來家里作客。媽媽和阿姨在廚房做飯,我們倆好奇地跟進去東張西望,發現廚房里有好多神奇的東西,有咸咸的鹽,酸酸的醋,鮮味的雞精,還有甜甜的白糖……媽媽和阿姨真了不起,可以用這些神奇的材料做出美味的飯菜。
這時,媽媽看到我們好奇的神情,笑瞇瞇地走過來告訴我們,廚房里有些材料可以表演“火山噴發”的奇幻現象。不會吧?我和新新一點都不相信。我們在電視上看到過,火山噴發的時候有許多紅色的東西向天空噴射,很高很高的,還有紅色的東西像水一樣順著山坡流下來。在家里能看到火山噴發?不可能吧?
媽媽說只要找到小蘇打、白醋和洗滌靈,就可以做出“火山噴發”。太神奇了,我們決定動手試一試,看看媽媽說的是不是真的。
1.媽媽為我們準備材料:白醋、洗滌靈、小蘇打、杯子(圖1、圖2)。
2.先在杯子里倒入小蘇打。
3.然后再倒入洗滌靈。
4.最后把白醋倒入裝有小蘇打和洗滌靈的杯子里,你們覺得我們會做出“火山噴發”的奇幻現象嗎?
5.看! “火山噴發”成功了,是不是很神奇!
小朋友們,你們也可以試一試哦!媽媽悄悄地告訴我們“火山噴發”的秘密呢:因為小蘇打里有碳酸氫鈉,白醋里有較多的醋酸,兩者放在一起就會發生化學反應,從而產生了像火山噴發一樣的現象。洗滌靈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能夠讓產生的白色泡沫堅持一段時間。
專家觀點
每天回家關上房門,大多數的家庭里就會只剩下一個孩子,爸爸媽媽總是那么忙,誰來陪孩子玩呢?隔壁門里的小朋友,樓下花園里的玩伴,幼兒園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要是能在一起做游戲,該有多快樂呀!爸爸媽媽打開家門,邀請孩子熟悉的小伙伴到家里玩,做一些開心的事情,該有多好!
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做實驗的時候,有的爸爸媽媽因為擔心孩子做錯事,會代替孩子來做,讓孩子做個旁觀者;有的爸爸媽媽還會批評孩子,這也不對,那也不對;有的爸爸媽媽會在一邊嘮嘮叨叨,指手畫腳,讓孩子覺得索然無味。
如果孩子們在一起,就會像琦琦和新新一樣,學會協商,學會合作,你來倒小蘇打,我來加洗滌靈。把見證奇跡的關鍵操作讓給小朋友,你來做我來看,不僅做事有序,還能體驗同伴一起探究奧秘的快樂。
“火山噴發”的小游戲是安全有趣的,實驗現象非常明顯。爸爸媽媽可以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杯子中的變化,小氣泡是如何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最后竟然多到連杯子都盛不下,自己冒了出來。爸爸媽媽不妨和孩子一起動手制作彩色火山、香味火山,如果你有比這更好的想法,請馬上告訴我們。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范文《神奇的火山》 篇5
教學目的和要求:
1、知識目標:
、 認識火山的成因及地球的內部構造。
、 了解火山噴發給人類帶來的影響。
2、能力目標:
、偻ㄟ^分析火山的成因,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推理能力。
、谂囵B學生借助計算機網絡進行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
、袤w驗應用計算機網絡學習的樂趣。
②滲透科學自然觀,使學生體會到自然界是不斷運動變化的。
教學環境:多媒體網絡教室.
教學過程:
活動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
活動
設計
意圖
備注
導入新課
1、說說利用計算機可學些什么。
2、同學們見過火山噴發嗎?
傾聽、講解
為本課教學鋪墊
學習新課
1、閱讀火山噴發資料并思考:
A.火山噴發前有什么現象?
B.火山噴發物有什么,噴多高?它們是從哪里噴出來的?
C.巖漿是什么樣的?噴出后有什么變化?
與學生一起分析研討。
培養學生的想像、分析、推理能力。
2、推測地球的內部構造。
A.地球內部有什么?B.地球內部溫度怎樣?C.地球內部的壓力怎樣?D.巖漿是一種什么東西,為什么會沖出地面?
3、認識火山的成因。
4、利用計算機網絡了解火山噴發時的狀況。
5、思考火山噴發對人類帶來的影響。
指導學生利用課件自己學習。
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網絡學習的能力
總結評價
1、說說自己學習的體會。
2、對本節課進行評價。
傾聽、總結
反思、總結、激勵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范文《神奇的火山》 篇6
教學目標
1、能用簡單器材做模擬實驗;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讀數據,對現象做合理解釋。
2、 愿意合作與交流;喜歡大膽想象;能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意識到火山既可以帶給人們好處,也會帶給人類造成負面影響。
3、了解火山噴發現象,知道火山的利與弊。
教具準備
土豆泥、番茄醬、酒精燈、三腳架、火柴、石棉網、蒸發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請同學們觀看一段視頻(智利柴騰火山噴發和美國夏威夷基拉韋厄火山噴發),注意觀察并思考,視頻中發生的是什么現象?(火山噴發)。
2大自然在賜予我們人類財富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如火山噴發覆蓋了城市,奪取了生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火山、研究火山。(師板書課題:火山)
二、提出問題
1帶著剛才的觀察與思考,你有什么想要研究的問題?
生:火山噴發是什么樣子的?火山噴發是怎么形成的?火山噴發與我們人類有關系嗎?火山噴發可以避免嗎?……
2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想要研究的問題,說明大家的研究興趣非常濃厚。同學們認為應該先解決哪個最基本的問題呢?
生:我們首先研究火山噴發是怎么形成的?
師:準備怎樣研究?
生;通過查資料;做實驗;電腦查詢;可以看課本中的實驗方法;……
3這些都是我們科學上研究問題的好方法。課前我們已經搜集了一些關于火山的資料,下面同學們交流一下,火山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4小組討論交流。
5生匯報討論交流的結果。
6火山的形成,我們還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驗證一下。材料老師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土豆泥、番茄醬、酒精燈、三腳架、火柴、石棉網、蒸發皿,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生匯報實驗方案。
7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的實驗方案說出來和大家共享一下?
學生交流。
8大家的設計很好,不過,在實驗時該注意什么呢?請看大屏幕。
生:注意安全。要注意酒精燈的使用方法。注意團結合作。
開始動手吧!
生匯報。
9誰愿意把你們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同學?
生:我們在加熱土豆泥時,看到番茄醬像巖漿樣從土豆泥的中間跑出來。 生:打開啤酒蓋時,會看到有大量的泡沫涌出來。
生:我們把小玻璃瓶倒放入水槽時紅墨水自下而上升上去,象巖漿從地殼中自下
而上流出來。
10同學們利用實驗的方法已觀察到火山噴發的現象;鹕降降资窃鯓有纬傻哪?請看大屏幕。(播放課件:火山的形成視頻。)火山噴發對人們又什么影響呢?小組討論交流。
生回答,
11師小結:火山噴發可在短期內給人類和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它是一種災難性的自然現象。然而火山噴發后,它能提供豐富的土地、熱能和許多種礦產資源,還能提供旅游資源,火山形成的過程中也容易形成一些礦產資源。
三 課下拓展
查閱資料,了解人類認識火山的歷程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范文《神奇的火山》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感受火山爆發的現象。
2、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3、引導幼兒初步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準備:
實驗材料每人一份:粘土做的小火山模型、操作盤、小蘇打粉、一個塑料杯、紅色顏料、白醋、小勺子;火山爆發的錄像資料、操作步驟圖。
活動過程:
1、教師演示小火山爆發。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給你們表演一個神奇的魔術。
2、播放“火山爆發”的錄像,觀察火山爆發時的`景象。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錄像,上面發生了一件事,請仔細看一看。你看到什么了?為什么山會噴出紅色的液體?從哪里噴出來的?像這樣噴出紅色液體的山我們通常叫什么?
3、鼓勵幼兒做“火山爆發”的實驗。
(1)看一看。
教師演示。
。2)問一問
教師提問幼兒教師的操作步驟。
(3)做一做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小結活動情況
個別不成功幼兒的情況。
活動延伸:
了解一些真的火山爆發的情況。
活動反思:
這節課比較成功的地方在于課件的準備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孩子們對這節課的內容比較感興趣。不足之處在于對課件的應用不夠熟練自如,火山模型的高度太低,導致后邊的幼兒看不清楚,還需改進,在語言引導的科學性上還要多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