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通用9篇)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面值,知道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2.學會簡單的取幣、換幣,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應用能力;
3.受到愛護人民幣及勤儉節約的思想教育。
一、引入激趣
師:平時你跟媽媽逛商店時,最想買什么呀?
生:我想買巧克力、玩具汽車……
師:你知道逛商店買東西要用什么呀?
生:要用錢。
師: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揭題:人民幣的認識)
[評:“人民幣”這名稱,學生頭腦中不一定有,教師拖長聲音的目的是了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而引出這一各稱。]
二、認識面值
1.同桌研討,了解學生知識起點
師:你認識的人民幣有哪幾種呢?
生:1元、2元、10元、100元……
師:請同桌兩人先來認一認桌上信封里的錢(信封里放的都是些10元及以下的人民幣的面值,也稱小面額人民幣),把不認識的錢放在桌子上,等會兒拿到上面來。
[評:通過同桌相互認一認,把不認識的錢幣拿到上面來,關注所有學生的發展,摸清學生對人民幣面值的學習起點,再把學生不認識的人民幣作為教學的資源,實施有效的教學。]
2.利用起點,建立新的知識結構
學生陸續把不認識的錢幣放到實物展示臺上來。
師:誰能幫助他們來認一認呢?
生:我知道,這是5角。
生:這是2元。
[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者與指導者,學生提出的問題,通過教師的組織與引導,鼓勵學生自己解決,讓他們嘗試到成功的快樂,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3.難點強化,鞏固知識
師:你們在認識人民幣時,哪些人民幣容易看錯:請拿到上面來。
生:5元與5角紙幣;
生:2元與2角紙幣。
師:請大家再認一認,找出區分的辦法。
[評:難點突破中,為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意讓他們自己提供易混的人民幣票面。]
4.認識大面額人民幣,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
師:你見過大面額的人民幣嗎?(取出來讓全班同學都來認一認。)
生:100元、50元、20元。
[評:學生曾經提到100元等大面額的人民幣,但是教師的主導作用,是讓那些沒有生活經驗的學生,或者說已經有一定生活經驗的學生,通過聽課,由比較模糊的認識,形成清晰的知識體系,這環節就是為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而設計的。]
三、認識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1.分類
師:同桌兩人取出信封里的人民幣,按照自己的方式分類。(教師巡視,時而傾聽他們的見解。)
[評:沒有講出具體的分類辦法,讓學生愛怎么分就怎么分,目的是開放學生的思維空間,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分類。]
2.展示分類結果
生1:我們是1分、1角、1元為一類;2分、2角、2元為一類;……
生2:我們把紙幣和硬幣分開,分成兩類。
生3:我們是分成元、角、分三類。
師:這些分類方法都很好,今天我們先來研究元、角、分這一種分法。
[評:分類的多樣化,體現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他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分類,為課堂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則可以在肯定學生積極思維的前提下,根據需要,選擇其中的一種分類方式實施教學活動。]
3.選擇需要的分類方法:元、角、分,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
(1)第一層操作:找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把事先自己收集到的小物品)拿出來看價錢,從信封里拿出所需要的錢;同桌交換物品,再取錢,同桌核對。
[評:這項操作的目的是鞏固對人民幣面值的認識,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2)第二層操作:買回這把卷筆刀,要用1元錢,請你從信封里拿出1元錢。
多媒體展示學生組成1元錢的方法:
a)1元硬幣或紙幣;b)兩個5角;c)5個2角;d)10個1角;e)1個5角,2個2角,1個1角。
(3)從上面組成1元的方法中,你能看出元和角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呢?
(根據學生取錢情況選擇展示)
得出1元=10角
(4)是:誰能從1元=10角,得出1角=分?
生:1角=10分。
[評:從1元錢的組成入手,通過操作,直接對元和角之間的進率有一個感知的過程,展示中能夠充分地把握動態生成的課堂,得出1元=10角,省略1角=10分的過程,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
四、綜合應用
師:回到商店里,買一樣你所喜歡的東西,不過,先得猜一猜,他們的價錢。(教師出示實物,讓學生猜一猜價錢并拿出這些錢,上講臺來買去。)
一盒顏料、一副三角板、一本記事本……
師: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購物活動。商品在各組桌子上的盒子里,每組兩人當營業員,其余同學當顧客,可以討價還價。
(學生興趣盎然地買東西,教師巡視各組。)
[評:全班學生進行模擬購物活動,體現數學的應用意識,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實踐的機會和能力。]
五、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這堂課的學習,你獲得了什么新的知識?
生:我認識了人民幣。
生:我學會了買東西。
生:我覺得當營業員挺不容易的。
師:為什么?
生:因為要計算,還要找錢。
生:要辨認清楚,有的差不多的。
生:還有假幣。
師:真是收獲挺大的,人民幣是我們國家特有的,大家一定要愛護人民幣,還要節約用錢。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學生在模擬購物過程當中,通過認幣、取幣、付幣、找幣等活動,學會使用人民幣,培養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增強學習的主體意識。
3、教師能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和愛護人民幣的教育。讓學生體會在購物活動中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感受靈活思維和合作成功的快樂,
教學準備:
學具盒(內裝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各種商品實物。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引入,整體感知人民幣
1、(電腦播放小朋友在超市購買物品的情景,然后定格在文文和售貨員付錢找錢的畫面上)
文文:阿姨,我買一只機器貓,請問需要多少錢?(電腦演示)
阿姨:小朋友,機器貓的價錢是20元。
文文:阿姨,給。(給2元)
阿姨:小朋友,這只機器貓要20元錢呢!這是20元嗎?
文文:唔……
阿姨:小朋友,你買東西必須先。
2、師:我們一起來。(板書課題)比一比,看誰學得好,同學們,加油呀,可不能輸給文文。
「從再現學生生活中購物情境入手,使學生親身感受,這樣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 探究新知。
(一)分一分。
1、瞧,我們國家的人民幣有這么多樣式呢!(電腦出示所有人民幣)你能給他們分一分類嗎?
讓學生從學具盒中拿出人民幣,請學生給人民幣分類,同桌可以互相討論。
讓學生說說你是怎么分類的。
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
把硬幣分為一類,紙幣分為一類。把分幣分一類,角幣分一類,元幣分一類。
對策: 金屬制成的錢幣叫硬幣, 按照這種分法可以看出 ,人民幣的單位紙制的錢幣叫紙幣。有 元、角、分。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2、根據學生回答情況板書:硬幣、紙幣、元、角、分。
3、請小朋友看一看你認識哪些人民幣?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有什么特點?你有什么好辦法能很快的認出它們?然后再同桌相互說一說。
(學生活動)
4、學生介紹自己認識的人民幣?介紹自己是怎么識別的?(他們介紹時,要求其他學生注意聽、看,并相應的拿一拿。)
5、師生評價。教師進行小結:剛才幾位小朋友介紹的非常清楚,其他小朋友表現的也非常好,拿的很準確。人民幣是我們生活離不開的好朋友,所以大家應該愛護它,不要隨意折疊,更不要涂抹和撕毀。你能做到嗎?
「以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為知識背景,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索性學習,自己觀察、自己發現、自己描述、相互補充,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
(二)、找一找。
1、剛才我們認識了1元、1角、1分錢的人民幣。玩具手表的價錢是1元,我們來看看,文文是怎樣付錢的?
(電腦演示文文付十張1角的情景及下面的討論)
文文:這么付可以嗎?
阿姨:可以啊,1元就是10角呀!
2、我們也來數出十個1角!使學生明白十個1角是10角?10角就是1元呢?再讓他們拿出一張1元和10角比一比,誰多?誰少?
3、學生總結:1角等于10分。(教師板書:1角=10分)
「這里,教師改變了傳統教學進度的方法,通過生動的多媒體演示及學生的拿、數、想、比等手段,饒有趣味地得出了1元=10角,1角=10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得到了較好的發展。」
(三)換一換
1、(電腦出示人民幣)請你從信封找出5角、5分、2角、2分,走下去自由選擇一位好朋友互相說一說、認一認。
看來同學們學得不錯,繼續加油哇!老師這兒還有兩個題目等著你們來解答呢!(電腦出示“試一試”圖)一張1元可以換幾張5角?幾張2角可以換一張1元?
2、哪些小組愿意開小銀行給大家換錢呢?
教師:這樣吧,這兒有唐老鴨銀行、米老鼠銀行、阿凡提銀行(邊說邊給指定的組發各個銀行的標志牌),請這三個銀行的小朋友起立,然后大家互相推選銀行工作人員,每組推選三人,選定好后給這些工作人員掛上銀行的工作牌。(邊說邊發工作牌,學生互相推選)剩下的同學就是裁判員,活動時要看清楚自己小組的工作人員換得對不對。請其他三組的同學拿出1元錢,想一想是換5角呢,還是2角?想好了嗎?請大家任意選一個銀行換一換!
(學生在音樂聲中展開活動)
剛才同學們說得真好!哪個裁判員來說一說自己銀行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
(學生互相評價,老師進行獎勵)
教師:剛才我們認識了人民幣,人民幣上都有國徽,它代表著我們偉大的祖國。所以我們要愛護人民幣。想一想,應該怎樣愛護人民幣呢?
(學生自由發言)
「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努力挖掘數學的“應用性”,對教材進行了重新整合,設計了模擬“小銀行”的換錢活動,打破了傳統封閉式的教學過程,構建了生生互動的“開放式”的教學空間,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又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這一教學形式新穎,富有趣味性,深受學生的喜愛,學生在活動中興致盎然,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積極性高,學習效果好。」
三、應用創新,體驗生活
1、(學生在書上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2、(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這里有一張5角幣、二張2角幣、五個1角幣,從中拿出5角,怎樣組合?哪些小朋友能上臺把你的組合法展示給大家看一下?
3、同學們說得太好了!確實,既可以拿一種人民幣湊成5角,也可以取二種人民幣湊成5角。看來,只要動腦筋、大膽嘗試,同一個問題就可以用許多方法來解決。
4、文文買回了機器貓,又突然想起要給小雨寄一張生日賀卡,于是他又來到了郵局。
(電腦演示)文文:阿姨,我買一張郵票。
阿姨:一張郵票的價錢是8角。
文文:啊?在人民幣中,有1角、2角、5角,就是沒有8角的呀,這怎么辦呢?
是呀,怎樣付8角呢? 你有辦法嗎?
「教師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側面提出合理、新穎、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體現了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學生各抒己見,大膽表現自我,在教師營造的“創新土壤”中個個成為創造之人。」
5、文文寄完了賀卡,發現媽媽給他的錢還剩下1元,文文決定為自己添置一些物品。可是文文只有1元錢,能買哪些物品呢?
(學生自由猜測)
6、接下來我們開展一個購物活動,每組要推選出一名商店經理(各組互相推選,并給小經理掛上了工作牌)。
哪位經理來介紹一下你的商店?! (指名學生回答)
7、好,就請同學們拿出1元前去購買自己喜歡的物品吧!
(學生欣喜地開展銷售和購物活動:“小經理”大聲地吆喝“快來買呀!”其余學生忙著挑選商品……)
哪些同學能匯報一下剛才活動的情況?
8、看來,我們可不能小看了這1元錢!除了用它購物外,還干什么呢?對,把它存起來(出示儲蓄罐,投錢入罐),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并用這些錢去支援貧困地區的小朋友。
1元錢還能買哪些物品呢?哪些物品的價錢大約是1元錢呢?課后請同學們到商店里去調查一下,下節課進行交流。
「商店購物活動體現了“小課堂、大社會”的課堂特點。教師通過創設購物環境,引導學生把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和方法應用于實踐之中,讓學生切切實實產生“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感受,既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又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的處理,使得課堂洋溢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布置課后調查作業不但使這一特點體現得更充分,而且達到了“課雖盡,趣更濃”的效果。」
四、全課總結 ,鞏固深化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些常用的人民幣。回家后,請把學到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最后,說說你這節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人民幣及1元和5元的面值。
2、初步嘗試有計劃地使用人民幣,了解人民幣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活動準備:
課件、記錄表、人民幣、錢包、布置好小超市(文具若干)。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再過幾個月你們就要上小學了,小學生要用到很多的學習用品,今天我們去逛逛文具店買一些學習用品,好嗎?
2、認識人民幣。
(1)買學習用品要用什么?我們國家使用的錢(鈔票)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你們知道叫什么嗎?
(2)課件(出示所有的人民幣)。
師:看,這是什么呀?“請你們仔細看看,這些人民幣一樣嗎?”(數字、顏色、圖案、紙張大小不一樣)
你認識哪張人民幣?它的面值是多少?
小結:人民幣有兩種,長方形、像紙張一樣的人民幣叫紙幣;圓圓的、硬硬的、金屬材料做成的叫硬幣。
(3)師:今天我們要用幾元人民幣去買學習用品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數字7)
3、取錢。
(1)師:在你們的桌上有一只籃子,里面有很多的人民幣,現在請你們從籃子里取7元人民幣。
(2)幼兒操作。
(3)集中交流。
師:你取了幾元人民幣?是怎么取的?誰也用了這種方法?
小結:原來7元人民幣有兩種取法:一種是一張5元的紙幣,兩張1元的硬幣,還有一種方法是7張1元的硬幣。
(4)師: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個錢包,把7元人民幣放到錢包里。(幼兒把7元錢放到錢包里)
4、制作計劃表。
師:小朋友們已經把錢準備好了,那么你們準備到文具店里買些什么學習用品呢?
(1)出示課件:我們先來看看文具店里有些什么學習用品?這些學習用品的價格又是多少?
(2)師:原來文具店里有這么多的學習用品,它們的價格也是不一樣的,我們每個小朋友有幾元人民幣呀?該買些什么呢?我們先來計劃一下吧!
(3)(出示計劃表)教師介紹計劃表。
師:你們看,老師為你們設計了一張計劃表,這上面是文具店的學習用品,你們要打算好要買的學習用品的價錢正好是7元,然后把它們圈起來,把幾種要買的學習用品的價錢用算式的形式寫下來。
(4)教師示范操作。
(5)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6)集體交流:小朋友們都做好了計劃表,現在誰愿意和大家交流你的計劃表。
(7)自由交流:其他的小朋友呢?你們想不想交流一下?現在就請你們和邊上的朋友看一看,說一說。
5、購物。
(1)師:現在我們都做好了購物計劃,接下來就請你們每人帶7元人民幣按計劃買學習用品吧!(幼兒按計劃購物)
(2)師:你們都按照計劃挑選好需要的東西嗎?現在我們一起去收銀臺付錢吧!
(3)小結:你們買到了這么多的學習用品,開心嗎?小朋友們真棒,都是用7元人民幣,買到這么多不同的學習用品。
6、了解人民幣的用途。
(1)師:那你們知道人民幣除了可以購買學習用品外,還有什么用呢?
(2)多媒體:我們一起來看看人民幣還有什么用?
(3)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用的、吃的、玩的、穿的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人民幣,錢雖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生活中如果沒有錢,我們都難以生活下去。爸爸媽媽平時要辛勤地工作,努力賺錢,所以小朋友要怎樣?對,要節約用錢,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今天,我們一起去文具店用人民幣購買了學習用品,以后我們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用人民幣做其他的事情,好嗎?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知道1元 =10角,1角 =10分。
2.在購物活動中,初步認識商品的價錢,學會簡單的購物;在取幣、付幣、找幣等活動中,培養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1.學生準備:1元以內的人民幣若干、一元以內的一些物品(交給組長)。
2.教師準備:4個布玩具;刨筆器(5角);尺(8角);橡皮(2角);小刀(4角);書簽(3角);鉛筆(7角);鉛芯(1元4角);儲蓄罐。
3.組長準備:一個塑料簍子、將組員帶來的物品進行分類,注明價格。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整體感知人民幣。
教師出示掛滿商品(注明標價)的黑板。
問:今天是小小商店開張的日子!商品多嗎?(生答)
想不想買?買東西要用什么?(生答)
你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嗎?(生答)
(揭示課題:認識人民幣)
問:現在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小錢袋,你能將里面的人民幣分分類嗎?(學生動手分人民幣)
問:你是怎么分的?(在學生的分類匯報中,板書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
教師:關于人民幣的知識,小朋友們肯定了解了不少,而且你們特別想顯示一下自己的本領。下面請組長安排組員有順序地說說自己是怎么這些認識人民幣的。還有什么沒弄懂的問題?(小組活動)
交流:誰來選一種人民幣向大家介紹介紹?
指明三生任意介紹。
教師:你有什么地方提醒大家注意?你還有什么疑問?(進行愛護人民幣的教育。)
教師:從小朋友的回答中,老師知道小朋友的課外知識可真豐富。也提出了許多不懂的問題,那么學了這堂課后,老師相信你們會有更大的收獲!下面我們一起去逛商店吧!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小面額的人民幣。
2、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認識人民幣之間的關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使學生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
4、使學生從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培養學生節約用錢,知道如何愛護人民幣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突破方法:借助模擬人民幣,讓學生在觀察、討論和操作等活動中認知。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小學和情景教學相結合。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模擬人民幣、文具用品。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的數學課,看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么?
用實物投影出示模擬錢幣。(學生回答錢或人民幣)
師: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錢,我們中國的錢叫人民幣。這些錢就是我們國家發行的法定貨幣——人民幣。(板書)
請你說一說,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幣?
結合教材第52頁前3幅主題圖,學生自由回答,體會人民幣的用途,感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
出示教材第52頁第四幅主題圖。
師: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指名說一說圖意。
先在小組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安排零花錢的,有存錢的習慣嗎?存錢可以做什么?老師再指名回答。
師小結:人民幣在生活中應用這么廣泛,我們從小要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要養成節約用錢,知道如何愛護人民幣的良好習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認識人民幣
【設計意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正確運用數學知識可以使生活得到改善。本環節從生活出發,直接觀察人民幣,討論人民幣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引出課題。同時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合理使用人民幣的教育。】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認識各種小面額的人民幣。
(1)、出示我國發行的小面額的人民幣的品種,使學生對我國各種小面額的人
民幣有一個整體的了解。
(2)、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么多種小面額的人民幣的。
學生自由發言。(如:顏色、大小、圖案、圖案中的數字等)
(3)、教師參與把人民幣進行分類的活動,認識人民幣的單位。
每個學生先將課前準備好的學具(模擬人民幣)進行分類,然后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各自的分類方法。
提問:你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1、有的把紙幣分為一類,把硬幣分為另一類。
2、有的把分幣分為一類,角幣分為一類,元幣分為一類。
老師利用課件并配以音樂展示第2種分類的過程與結果。
a、先展示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1元)
b、再展示以角為單位的人民幣。(1角、5角)
c、最后展示以分為單位的人民幣。(1分、2分、5分)
師:各類面值的人民幣一共有多少個?
觀察上面的人民幣,同學們還發現了什么?(每一張人民幣上都有國徽,國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標志,代表了我們祖國的尊嚴!所以我們要愛護人民幣,不能在人民幣上亂寫亂畫,更不能侮辱人民幣。)
3、學生通過給人民幣分類觀察總結出: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板書:元角分)。
【設計意圖:通過給人民幣分類的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出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三、活動:換錢中認識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例2)
(1)、師與生換錢。1張5角可以換張1角。
1張1元可以換5角。
1張1元可以換1角。
2張1角是幾角?
2個5分可以換個1角
1角可以換1分……
【設計意圖:通過個別學生與教師的換錢、其他學生觀察換錢過程的活動,引導學生理解面值相等的人民幣才能夠交換。】
(2)、生與生換錢。(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同桌分別拿兩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進行兌換。(學具中的模擬人民幣)
(3)、學生獨立換。(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小結:通過換錢活動,我們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
板書:1元=10角1角=10分
【設計意圖:通過換錢游戲,學生自主探究出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1元=10角,1角=10分。同時理解了面值相等的人民幣才能夠交換,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鞏固練習。
1、1角=分20分=角1元=角
10角=元40角=元5元=角
2、練習十二第1、2題。學生審題,獨立完成,指名說出答案,教師巡視,訂正做錯的,并找出錯誤的原因。
3、模擬購物。
進入小小超市的文具店去購物。
教師出示貨架,上面擺有幾種標價不同的物品。(文具盒5元/個、鉛筆5角/支、橡皮6角/個、練習本3角/個、轉筆刀2元/個)
指名一人當售貨員,其余同學分組當顧客來購買不同的商品,并說出自己的的購買方法。(滲透:購物時我們應該要守秩序,講文明,養成愛護人民幣的良好習慣。)
【設計意圖:在這一應用環節中,教師充分創設情境,在活動中激起學生的興趣,體會數學的實用價值和“做數學”的樂趣。學生在“做”中學,“做”中得到鞏固,“做”中學會應用,“做”中學會創造,“做”中得到發展。】
五、小結:
小朋友們,這節課過得真快呀,你們學到了什么?
同學們真棒,不但學會了很多知識,認識了各種小面額的人民幣,還能自主購買商品,懂得了要愛惜人民幣,愛護人民幣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下一節課,我們還將進一步認識大面額的人民幣以及人民幣簡單的計算。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 篇6
一、關于教材:
1、教學內容:教科書46-48頁
2、教材簡析:兒童年齡雖小,但對于要用錢才能買到東西這一樸素的等價交換的商品意識是有的。因此我根據教材先①集中學習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通過換算人民幣明白人民幣單位間的十進位關系和計數單位間的十進制關系是一樣的。②突出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的教學,讓學生在認識元的基礎上認識元、角、分之間的十進位關系,認識面值不同的人民幣的幣值,③創設“文具小超市”購物活動,同時開展主要用元為單位的人民幣進行買賣的購物活動,讓學生認識1元=10角。
3、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②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并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③進一步學習分類方法。
④通過購物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⑤教學重點:突出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的種類,說明這些人民幣在我國商品交易中占主導地位。
⑥教學難點:元、角、分之間的換算關系:1元=10角,1角=10分,怎樣讓他們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關系,我設計了二個環節:(1)拿10個1角的硬幣去買一把尺子,但我又怕硬幣掉,你能替我想一個辦法嗎?讓他們通過換錢自己找出1元=10角的換算關系。(2)我有10個1分的硬幣,我想買一塊橡皮,橡皮1角錢一塊,我能買嗎?讓學生認為能買,從而認知1角=10分。
二、關于教法
本節課屬于認知教學,本節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索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三、關于學法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在情景中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探索的成功。
2、在動手操作進行實踐活動中獨立思考。
3、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
四、關于教學程序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導入新課,引出課題,全面認識各種面值人民幣。
2、探究新知,解決問題。
①1張2角可以換幾個1角?
②1張5角可以換幾個1角?
③我拿10個1角的硬幣去買一把尺子,但我又怕硬幣掉,你能替我想一個辦法嗎?
讓學生自己找出1元=10角的十進位關系。
④我有10個1分的硬幣,我想買一塊橡皮,橡皮1角錢一塊,我能買嗎?讓學生認為能買,從而認知1角=10分。
這么多錢,拿出5角怎么拿?(不同的拿法)
⑤很多的東西想賣給你,1元2角錢,怎么買?(不同的買法)
⑥閱讀課本,質疑問難?書上47頁印的人民幣和我們用的人民幣有什么地方不同?學生能找出書上印的人民幣的左下角有一條紅色斜線,為什么會有斜線呢?在此基礎上告訴學生,書上印的人民幣是樣幣,是給我們看的,是不能使用的。
3、實踐活動:文具小超市。
4、課堂小結,你學會了什么?①認識了人民幣;②怎樣換錢;③知道元、角、分之間的換算關系;④學會了怎樣買東西。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面值10元以內以元為計量單位的人民幣,能說出他們的單位名稱。
2.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并有不同的面價。
3.初步了解人民幣的用途和使用人民幣。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教學重點、難點
1.本節課重點在于認識和使用人民幣和單位名稱。
2.難點在于每個環節的銜接。
活動準備
1.1元、2元、5元、10元的紙幣及1元的硬幣若干。
2.裝有紙幣的信封若干份。
活動過程
一、認識人民幣
1.出示紙幣和硬幣,教師介紹我國的錢幣有紙幣和硬幣兩種。(概括:我們今天以認識紙幣為主)
2. 師:“你們認識這些錢嗎?它們是一個樣的嗎?”(引導幼兒觀察)
師:“它們是多少錢呢?你們怎么知道是1元、5元、10元呢?”(通過觀察錢幣上的數字,讓幼兒認識它們不同的面值)
師:“仔細這些錢上面都印有什么?你們知道這些錢的共同名稱嗎?”{人民幣}
3. 介紹認識人民幣單位“元”。
4. 將裝有紙幣的信封發給每一位小朋友。
師:“小朋友打開信封看看里邊信封看看里邊有什么東西呀?(錢)那你們說說你們手中拿的是多少錢哪?”(引導小朋友正確運用單位“元”。)
5. 讓幼兒了解錢的用途。(錢可以用來買衣服,買菜,買水果,交學費讀書,等等,還可以用來捐助有困難的人。)
6. 教幼兒合理的使用錢。
課堂延伸:老師激發幼兒的愛心,鼓勵幼兒向右困難的人捐助,帶上手中的錢給需要幫助的人送去。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常用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如何識別人民幣幣值的正確方法。
2.了解人民幣的單位,知道元、角之間的大小。
3.在購物游戲中,初步掌握用貨幣購物的基本常識,教育幼兒愛護人民幣,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課件、人民幣、籃子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人民幣
1、直接引入:師——“請小朋友一起來看看大屏幕。”
2.猜測(課件):a、“這是什么?”“對了,這就是錢。”
B、“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這些錢一樣嗎?”(引導幼兒觀察。)(數字、顏色、圖案、紙張大小不一樣)
“你們知道這些錢共同的名稱嗎?”(人民幣。)
C、小結:人民幣又分紙幣與硬幣。
3、讓幼兒了解錢的用途。
師:你們知道錢是用來做什么的嗎?它對人們有什么用處?
小結:人們通常用錢來買東西,比如我們穿的衣服、褲子,吃的菜等等;錢雖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生活中如果沒有錢,我們都難以生活下去。
4、對幼兒進行養成教育。
教育幼兒愛護人民幣,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認一認、說一說
課件:你都認識哪些人民幣嗎?你認識的有哪些?看看說說這些人民幣的面值各是多少:1角、5角、1元、5元、10元等。
(1)重點介紹角幣,識別角幣的單位。
(課件)紙幣1元,你怎么知道它是1元?有幾個數字1?教師點擊課件,共同尋找人民幣1元上的數字。
怎么知道它是1元而不是1角?從漢字、拼音的單位上都能告訴我們是1元,找出1元的人民幣,并小結:原來1元人民幣既有硬幣又有紙幣,他們都是1元面值的人民幣。
看課件,找找還有哪些人民幣也有硬幣,隨機轉動。
(2)互動游戲
a、師取錢,幼兒說。
b、老師說,幼兒取。
(三)游戲“湊錢”
老師交待活動要求——為災區小朋友買一批學習用品,可超市只有3、4、6、7、8、9元的物品,而人民幣只有1、2、5元。怎么辦?
1、小結:學會湊錢
2、幼兒游戲,老師指導。
3、集體檢查湊出的錢是否不多不少剛好買你所需的學習用品,討論我們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湊出x元錢。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 篇9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認識人民幣元、角、分。
2.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二)能力訓練點
1.能正確區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能準確進行簡單的角、分之間的換算。
(三)德育滲透點
1.使學生體驗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
2.使學生受到愛護人民幣和注意節約、講究衛生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學會簡單的角分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弄清元、角、分的進率關系,并能用進率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具、學具準備:
準備壹元以內各種面值人民幣若干張和硬幣各若干枚,學具卡片上的人民幣。
教學步驟
一、鋪墊
復習:
(1)2里面有個1;5里面有個1;10里面有個1。
(2)10個10是。
二、探究求知
1.導入:教師拿出一些不同種類的錢。
你們知道錢在中國又叫什么嗎?
讓學生明確:錢又叫人民幣。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
2.認識“分”。
(1)教學例1
出示1分、2分、5分硬幣各一枚,引導學生看,并提問:這三枚硬
幣面值各是多少?再啟發同學們想一想:1分、2分、5分這三種人民幣
用的單位都是什么?
教師板書:分
(2)教師說,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想,并回答老師的問題。
2個1分是幾分?可以用哪個面值的硬幣代替?拿出來看一看。
5個1分是幾分?可以用哪個面值的硬幣代替?拿出來看一看。
學生匯報:1個1分是1分。
2個1分是2分,可以用面值是2分的硬幣代替。
5個1分是5分,可以用面值是5分的硬幣代替。
(3)反饋練習:
投影填空:
②游戲:“看哪一組擺的最好”,同學們可以以組為單位,互相商量:
3分有幾種擺法?6分有幾種擺法?
教師總結擺法:
③把教科書例1填充完整。
3.認識“角”。
(1)教學例2
①引導學生一分一分地數,數出10分時,問:10分可以換哪一張人民
幣?是多少?(1角)你想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10個1分可以換成1角。
1張1角可以換成10個1分。
1角=10分。(板書)
②游戲,認識角與分之間的關系。
教師:1角錢換成2分的硬幣,怎樣換?同學們動手擺一擺再回答,要是換成5分的呢?
學生操作后匯報:1角錢可以換成5個2分的硬幣;可以換成2個5分的硬幣。
教師:還有什么換法嗎?同桌間可以做互換游戲,討論一下。
如:可換成1個5分、2個2分、1個1分。可換成2個2分、6個1分。
③教師總結:不管怎樣把1角錢換成硬幣,都要把硬幣湊成10分。
(2)探討角與角之間的關系,教學例4。
①出示2角、5角紙幣各一張,學生指出各是幾角錢。
啟發學生想一想:1角、2角、5角這三種人民幣的單位各是什么?使學生明確:角也是人民幣的一種計量單位。
教師板書:角。
②教師:請同學們擺一擺1角、2角和5角錢之間可以怎樣互換。
③學生匯報、教師總結。
2角可以換成2張1角。5角可以換成5張1角。5角可以換成2張2角
和1張1角或1張2角和3張1角。
④把教科書上例3填充完整。
4.教學認識“元”。
(1)教學例5
①拿出1角的人民幣,一張一張地數:1角、2角..一直數到10角。
問:誰想到了什么?
啟發學生說出:10角可以換成1元一張的人民幣。元也是人民幣的單位。
板書:“元”
1元可以換成10張1角的人民幣。
1元=10角(板書)
②讓學生再擺一擺、說一說,1元可以換成幾個2角?幾個5角?
加深元、角之間關系的認識。
(2)探究“元”與“分”之間的關系。
教師:我們已經知道了1角=10分、1元=10角(指板書敘述)
那么請同學們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讓學生自由討論、積極動腦筋,只要是對的想法就給予肯定。
①10分是1角、20分是2角、30分是3角..一直數到100分是10角,
即1元,所以1元=100分。
②1元=10角、1角=10分、1元就是10個10分,即100分,所以1元
=100分。
5.反饋練習:40頁做一做。
(1)第一題先讓學生看書直接填充后集體訂正,再讓學生用卡片人民幣
拿出4角2分,把不同的拿法展示給學生。
(2)第二題教師出示實物并報價,讓學生拿出相應的卡片人民幣,通報
不同的拿法。
(3)教師先指導學生做前兩組題:
1角=分2角=分
10分=角20分=角
聯系整十數的組成,指導學生明確:
1角=10分2角就是2個10分,即20分
10分=1角20分就是2個1角,即2角
其他題學生自己填充,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試著說如何想的。
三、鞏固發展
1.練習十的第1題,讓學生填書,有困難的可以動手擺一擺。
2.比大小:1角9分10角1元。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你們
知道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嗎?(1角=10分、1元=10角)
人民幣是國家印制的,是人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所以我們要愛護人民
幣,不要在紙幣上亂畫,不能亂折,另外,由于人民幣是在全國流通使用的
貨幣,一張紙幣、一枚硬幣常經過無數人的手,所以不要把錢幣和直接入口
的食品放在一起,摸過錢的手吃東西前必須要清洗,防止傳染疾病。
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是仍要發揚艱苦奮斗、
勤儉節約的好傳統,做到不亂花錢。
五、布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