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閱讀《兔子兔子爬山嘍》聽后有感
一、對于教材的選擇:
小兔子是孩子們比較熟悉的一種小動物,在兒歌、故事中經常接觸,但是對于小班幼兒只停留在初淺的知識層,拓展的空間非常大。這個故事情節十分有趣,整個故事中的語言比較簡單,幼兒很喜歡。通過這個活動,鞏固了對兔子已有的認識。
二、激發學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
教師先出示小兔子的圖片,將集體幼兒的興趣調動起來。接著以猜謎的形式將小兔子引出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告訴他們今天這只可愛的小兔子要爬山嘍。然后以分段的形式講述故事并出示ppt,在每段中讓幼兒發現并指出小兔子在哪里爬山,并學說故事里的一些內容,在老師的指導下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的學習。在猜猜、看看、說說中,幼兒的注意力比較集中,看來精彩的畫面和生動的語言總是能吸引住幼兒。整個活動轉變成一個很隨機性的提問活動,讓孩子們在自由的空間中學習知識。
三、以情感引導為主線:
小班的孩子情感是非常脆弱的,但同時也是非常容易構建情感因素的。在小兔子爬山的過程中,爬到寶寶圓鼓鼓的身體——爬到卷卷的,密密頭發……,始終溶入了兔子和寶寶的感情因素,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對小兔子實實在在的在他腦海里扎根了。
四、 傾聽固然是重要的,但小班情感升華還是需要教師幫助他們正確樹立的。
在傾聽了之后,教師出示了手偶小兔子,對于小班的孩子,手偶的運用是能夠吸引他們的有效方法。這樣的延伸活動要比說教式的小結更為簡明、生動、富有趣味,即點了題,又讓孩子們感受了情感體驗。
在整個活動中教師能夠很好的估計孩子的現場反映,孩子們課堂當中的沖動、興奮,有的孩子爬到了地上,在這個時候教師還是能夠坦然應對,思路清晰地上好這堂課,這也是我值得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