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經典繪本劇《拔呀拔呀拔蘿卜》視頻反思
這是一個逾越了時代和疆域,受到各國孩子熱烈歡迎的民間故事。
翻開第一頁,映入眼簾的首先是蘿卜那茁壯成長的綠色葉子,由此我們可以設想,那埋在地下的蘿卜身子該有多么大啊!果然,別說老爺爺拔不動,連老奶奶、小孫女、小狗、小貓合力去拔,也拔不動。最后,小老鼠幫了一把,才把它拔了起來。
在故事里,作家把“拔呀拔,還是拔不動”這一行為動作不斷地加以循環反復,拔蘿卜的過程中,大家相互呼喊——“快來幫忙拔蘿卜!”“來了,來了。”他們一個拉著一個,排成隊拔呀拔的憨厚情態,與年齡幼小的孩子真是息息相通。
在原有趣味的基礎上,畫家根據故事進一步進行了藝術構思。在畫家的筆下,每張圖都會說話,圖與圖之間呈現獨特的敘事關系,幼兒得以由直覺進入圖畫書的世界,自然流暢地聽故事,眼前展現出一幅幅歡快熱烈、情趣融融的景象。
因為這是一個具有游戲性的故事,所以每個角色的動作和表情都可以很夸張。拔蘿卜的時候,隨著用力程度的不同,各人身體的彎曲度和動作的幅度等等都有所變化;每多一個人來幫忙,蘿卜被拔出地面的樣子也有變化。通過一次次翻頁,幼兒會發現有趣的事情——大蘿卜原來是一點一點被拔出來的呀!
指導孩子欣賞《拔呀拔呀拔蘿卜》,應該把它作為一個整體來感受,這中間不僅有“人多力量大”的道理,而且有勞動的樂趣、收獲的喜悅;不僅有人物、動植物的名稱認知,還有類似于繞口令的語言訓練。
在翻看書的過程中,老爺爺想拔出蘿卜的渴望,拔不出蘿卜的焦急,盼望得到幫助的急切和幫忙者的熱情,以及大家一起努力拔出蘿卜后的高興勁兒,都讓幼兒的心跟著故事情節而起伏。這一切,以充滿感情和想象的藝術形象滋潤著幼兒的心靈,教給他們勤勞品德、合作精神和愛。
當然,幼兒本身不一定能夠意識到太多的東西,或者雖然有所意識,卻說不出來,這不要緊,也不必苛求。這個繪本,讓幼兒感受更多的是一種稚拙美和純真美。
幼兒最喜歡具有趣味性又能表演的故事,而《拔呀拔呀拔蘿卜》將人物和動物串連起來的編排,正好引發了幼兒的興趣。伴隨著“嗨喲!嗨喲!”那充滿韻律感的節奏,大人可以跟孩子一起大聲朗讀這個故事,也可以分別扮演繪本中的角色,讓孩子當一次憨憨的“大蘿卜”,大家一起玩“拔蘿卜”的游戲。這是多么快樂的閱讀時光啊!
創編思路
這個故事的主要特點是結構簡單,但重復中有變化,適合小班幼兒閱讀和表演。另外,《拔蘿卜》是幼兒耳熟能詳的經典曲曰,跟隨著《拔蘿卜》這首輕快的兒歌,孩子們就能不由自主地表演起來并且自始至終沉浸在洋溢著歡樂的游戲氣氛中。因此,我們沒有理由不給孩子們獻上劇目表演《拔蘿卜》。
本劇中的角色都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和喜歡的,老公公勤勞沉穩,老婆婆親切和善,小姑娘活潑可愛,小花貓乖巧伶俐,小老鼠詼諧俏皮。當然,還有那個巨大的紅色蘿卜,它在整個劇情中如同穿珠子的那根線,隨著人物的不斷增加,它的動作表現也各不相同,循序漸進地一點點穿起整個劇情發展,孩子們能直觀地看到大蘿卜在大家的努力下終于一點點地被“拔”出來的過程!
細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