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餅干好朋友》評課
每一次聽曹 老師的課,總會讓我有新的感悟。特別是在數學這個我比較薄弱的領域,聽了她的課,讓我感到輕松易懂。整堂課中那寬松的氛圍,以及處處體現幼兒的自主參與,為幼兒展示自我提供平臺,簡化幼兒認識形狀的難度,讓幼兒在感受成功的喜悅中,感知到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具有的特征,激勵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我的觀念中數學總是給人一種枯燥乏味的感覺,而曹老師像變魔術一樣把整個《餅干好朋友》的活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整個活動環節環環緊扣,步步遞進。在第一個環節中,她設計得很簡單,而在簡單的感知覺中,幼兒們體會到什么是圓形,而這個圓形是幼兒們生活中接觸到最最多的形狀。再加上情景性游戲的導入正是小班年齡學習數學的特點,在趣味中學習,更能讓幼兒認識圓形。第二環節,以圓形餅干請好朋友(不同形狀的三角形、正方形)來幼兒園,在打電話與接電話的游戲對話中,讓幼兒感知了三角形、正方形的特征,同時檢驗了手持三角形、正方形餅干的幼兒是否正確地辨認出形狀,加深鞏固了對三角形、正方形的認識。最后環節以餅之家,給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餅干寶寶進行分類,回自己家里,讓幼兒體會到認識區分形狀的樂趣,最后幼兒在同一形狀的家里圍在一起吃著同一形狀的餅干,既有趣又好玩。讓孩子們玩中學學中玩,使數學變的趣味性。
老師的教態是調動幼兒積極性的重點。曹老師能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總能有效又直接地抓握住他們的喜好,使他們在活動中參與積極,表現出色,課堂氛圍活躍。
有效的課堂要有好的合理的設計,在設計課堂時必須先要把握住課堂的靈魂。在這靈魂的帶動下環環相扣地拓展,才能展現出這堂課的魅力。好的設計在曹老師的帶動下,讓我們學習了,反思了,在數學領域要多角度多方位地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