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活動《拉拉勾》教學反思
歌曲《拉拉勾》是一首融入孩子的學習游戲生活中,而且經常會在孩子之間發生類似例子的歌曲,它表現了孩子之間爭吵生氣、和好快樂的兩種不同感覺,能讓孩子感受到有朋友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這個音樂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有: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學習用兩種不同的唱法來演唱歌曲前后兩部分。 2、初步探索在歌表演中運用眼神、動作、表情與他人交往。3、初步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活動流程設計以“欣賞——理解——學唱——表演”等教學環節。
在歌曲《拉拉勾》教學活動中,我以圖片“同伴爭吵生氣”導入,通過讓幼兒觀察圖片中兩個小朋友生氣的表情和動作,啟發幼兒大膽猜測、回答:“兩個小朋友怎么啦?”“你們猜猜,他們倆為什么會生氣了?”周周小朋友說:“我覺得是他們倆打架了”;婧婧小朋友說:“我覺得是他們倆玩游戲的時候搶東西了”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了,有的孩子還興奮的表演著生氣的模樣。于是我緊抓孩子們的學習熱點,拋出問題跟他們一起討論想象。“當你們生氣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會是什么表情呢?”“老師,我會哭的。”我們可愛的銘銘小朋友還捂著臉假哭了起來,他的調皮引來了全班孩子們的哈哈大笑。
歌曲的欣賞加上圖片的引導,馬上幫助孩子們快速理解了第一段歌詞,同時也為第二段歌詞的熟悉與理解設下了較好的鋪墊。當我組織孩子討論還有什么辦法可以使兩人和好時,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了許多可愛幼稚的方法。如:我會對他微笑的點點頭,抱抱他;我也可以向他說對不起,這樣他就不會生氣了;我把心愛的玩具讓他玩;我畫一幅畫送給他,他就笑了等等。無疑,這個音樂活動不僅使孩子們掌握了唱歌的技能技巧,更讓他們懂得了維持團結友愛的可貴!
雖然,這次音樂活動基本達到了預設目標。但是,在教學活動中我也明顯發現了活動中孩子們遇到的困難和教學組織環節的不足點:
1、這首歌曲中出現了倚音、切分音、休止符三種修飾音的唱法,對于孩子們還有一定難度,尤其是倚音的演唱。由于倚音的特殊性和新穎性,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并沒有思考到更好、更生動的教學方法。因此,幼兒在演唱時常常出現主音和倚音喧賓奪主的情況,顛倒修飾效果。在這個難點的突破上,老師的引導還需要加強,不斷地指導孩子們試唱和練唱。
2、當教學環節中組織幼兒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時,孩子們的原有經驗還是不夠,他們都多于模仿老師的動作,富于創編的孩子個數寥寥無幾。同時當孩子們在進行歌表演活動時,發現他們的興趣點往往樂衷于表演,而忽視于歌唱,甚至于有的孩子出現了只表演不歌唱的現象。
音樂活動能提高幼兒的樂感,掌握正確的歌唱技能,豐富幼兒的表演空間,但是如何能有效的幫助孩子們在活動中輕松、無壓力的掌握歌唱技能,如何能有效的讓孩子們歌唱、表演兩不誤,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更深層次的思考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