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孔雀》教學反思(通用3篇)
《美麗的孔雀》教學反思 篇1
我設計的這次活動是一個美術活動,旨在讓幼兒了解對稱結構的特點,然后再利用這一特點來裝飾孔雀的羽毛。在活動的導入部分我利用了一副大的孔雀裝飾畫,讓幼兒觀察孔雀羽毛的特點從而感知對稱。然后提出要求讓幼兒開始繪畫,將幼兒畫的羽毛粘在孔雀的身上,最后幼兒分組討論用孔雀來裝飾裝飾班級環境。當大家看到孔雀時都在感嘆:“哇!好漂亮的孔雀呀!”在我提出操作要求后,每個幼兒都迫不及待地要開始裝飾自己的孔雀羽毛了,他們用鮮艷的顏色畫出了好看的花紋,有的畫出了愛心,有的畫出了小花,還有的畫出了許多好看的幾何圖形。每個羽毛都有自己的特點。 在活動過程中,在讓幼兒感知對稱的這一環節我設計的稍微有些單薄,其實可以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也可以用身體做示范,讓幼兒結合自身經驗。增加幼兒的參與感也更能加深對對稱的理解。
《美麗的孔雀》教學反思 篇2
一提起孔雀,大家就會聯想到孔雀開屏,非常的美麗。小朋友到動物園看到孔雀開屏,都會覺得很漂亮,很神奇。于是我就設計了關于孔雀的的美術活動。但因為小班孩子因為小肌肉發展的實際情況,還沒有掌握用線條表現孔雀形象的技能。因此為幼兒提供豐富的色彩顏料以及輔助工具,用手指蘸上鮮艷的顏色點畫孔雀的羽毛,是一個有趣的色彩游戲,能使幼兒在玩色的活動中,充分地享受美的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整個活動,活動效果較好。 由于是手指點畫,課前準備是比較繁瑣的,每組必須有四種以上的顏料,讓幼兒按意愿選擇顏色進行點畫。桌子鋪設桌布,以免孩子將顏料弄到桌子上,不易清洗;每位幼兒必須有一個清潔的抹布,讓孩子在蘸另一種顏色時,清除手上的顏料,以免將其他顏色混入。提醒輕輕蘸顏料,不吵也不鬧,保持桌面和衣服的干凈。 在教學中,我通過猜謎語導入活動,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觀察圖片中知道孔雀開屏時最美麗的。通過講解讓幼兒深刻了解如何點畫,在完成點畫的同時,可以進行添畫,讓畫面更豐富。 本次活動主要以幼兒喜歡的五顏六色的顏料為材料,以手指為作畫工具,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在作畫過程中,讓幼兒自由選擇不同的材料作畫,有的幼兒沒有一排緊挨一排的作畫,而是把孔雀的整個尾巴都裝飾滿了,我對他們的作品也表示了肯定,這樣,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作用。
《美麗的孔雀》教學反思 篇3
本次活動我選擇了引導幼兒認識和學習——美麗的孔雀。活動過程中,我首先引導幼兒觀察孔雀視頻,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孔雀的外形特征,重點引導幼兒從孔雀的羽毛、身體、腳這三部分入手,引導幼兒學習使用過渡色的方法來拼插孔雀的羽毛。我覺得自己在這節課上,大概得順序還是能夠完整地上下來的,環節上也沒有太大的問題。當然,不足的地方還是很多、也有很大的問題,有些是完全出乎預設之外。
首先,就是視頻展示,說到孔雀視頻,并不是很美,可是孩子為了迎合老師齊聲說了“美”,確實有點“尷尬”。而且,課題揭示,黑板上有了,可是視頻上竟然忘記了。還有一個環節就是,構圖問題,本來是應該重點地講講顏色等等。可是直到孩子開始畫得時候才發現忘記講了,后來的補救措施只能大聲地提醒孩子“顏色要美麗哦”。 動物是幼兒所熟悉和喜愛的,幼兒喜歡找動物的圖書看,會邊看邊說:“我喜歡獅子,他最厲害。”“我最喜歡孔雀,它的羽毛最漂亮,我去動物園還看過它開屏呢。”
最后,自己覺得整堂課拖了一點,后來調節了一下,上面所提到的就是我課后想到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