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老師等等我
背景:
我班幼兒都是從托班升上來的,孩子的自理能力、動作發(fā)展方面一般都比其他幾個班強,而徐詩語小朋友是這學期插班進來的,而且從未入過托,因此在各方面都比其他幼兒弱一些,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及常規(guī)方面。
案例一:
下午起床了,小朋友們都忙著自己穿褲子,大部分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都穿好了衣服,小語靜靜地躺在床上等待老師幫她穿衣起床,我走過去幫小語穿好衣服,然后把褲子幫她放好后對她說:“小語,你自己學習穿褲子好嗎?”小語笑咪咪地答應(yīng)了。在小語笨拙的動作下終于把褲子穿好了,小語顯得特別高興。“老師,我穿好了!”說完蹦蹦跳跳地去衛(wèi)生間小便了。當小語完成一系列生活活動時,班內(nèi)的孩子基本在吃點心了。今天的點心是干菜餅,當大部分幼兒都吃完點心后,我提醒幾個吃得慢的幼兒快一點,我們要到外面去玩了,剛說完,小語放下點心,就把椅子搬過來做好了,“小語,把點心吃完了再過來。”我對小語說道,小語無奈地回到餐桌旁,繼續(xù)啃干菜餅,邊啃邊說,“老師等等我”。看到小語對著點心發(fā)呆,我繼續(xù)催小語:“快點,我們要走了。”小語急得快哭出來了,接著一陣嘔吐聲打破了靜靜得等待聲,源源喊到:“老師,小語吐了”,“小語怎么了?”在清理嘔吐物時我想難道是小語身體不舒服……晚上家長來接時,我跟家長反應(yīng)了這一情況,小語媽媽說:“小語在家從沒吃過這種干糧,她不喜歡吃干干的點心,大概是不想吃,所以就吐出來了。”聽家長一說,恍然大悟。
案例二:
今天的點心是小蛋糕,小朋友們都非常愛吃,不一會兒都吃完了,而小語還在慢慢地喝水,我對小語說:“小語,快點,我們要去玩大型玩具了。”這樣她又開始著急了,“老師等等我,我馬上吃好了”。當我為吃完點心的幼兒整理衣服時,青青跑過來對我說:“馮老師,小語的蛋糕掉到地上了”,看到地上的蛋糕,我想肯定是又不想吃點心,剛好中午成成接回去,還多了一塊蛋糕,我重新夾了一塊給小語,然后對小語說:“這次不要掉了,不然今天就沒五角星了。”小語失望地低下了頭。整理完衣服,我?guī)е變簻蕚涑鋈ネ陼r小語忙拿者蛋糕跑過來排隊,我對小語說:“小語,留在教室里吃完了再出來玩。”“老師等等我,我就吃完了。”小語邊哭邊把蛋糕望嘴里塞,接著又是一陣嘔吐……
案例三:
今天又要吃糕點了,想到小語以前吃點心的樣子,怎么辦呢?既然小語不喜歡吃,那就少給她一點,起床時我第一個給小語穿好衣服,讓她第一個喝開水,等到分點心時,我把杏元餅分成了四份,給她一份,“小語,大家都吃一個大的,小語吃一個小一點的,肯定能吃得很快了”。小語拿著點心,跟同伴一比,笑咪咪地說:“嗯,我吃第一名。”在愉快地心情下小語兩口就把點心吃完了。看到小語吃完了,我又拿了一份對她說:“小語真快,吃了第一名,小朋友們都還沒吃完,我們再吃一塊等等她們好嗎?”小語顯得特別高興,一把拿過點心就吃起來,就這樣,小語在很快的時間里吃完了點心,看看還有幾個沒吃完,還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我等等他們哦”。
分析與反思:
幼兒期是習慣養(yǎng)成的關(guān)鍵期,這一時期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將影響著孩子今后一生的發(fā)展,孩子的發(fā)展最主要的是要有健康的體魄,而健康的第一步主要取決于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進餐行為習慣,攝取豐富的營養(yǎng)食品。小班幼兒是一個剛從家庭生活來到幼兒園集體生活的一個群體,在家訪中我們了解到有不少家長在對子女的教育中存在著重智力開發(fā),輕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現(xiàn)象,決大多數(shù)幼兒在家中的進餐都是由家長來喂的,除此之外還讓幼兒在家中養(yǎng)成許多不良的進餐習慣,導致很多幼兒對進餐不感興趣,有時甚至表現(xiàn)為厭惡,進餐時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將飯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時還故意將飯菜嘔吐在碗內(nèi);邊吃飯,邊跑,邊玩這已經(jīng)是進餐時的潛規(guī)則了,還有許多幼兒有嚴重的挑食現(xiàn)象。而這些不良習慣隨著孩子的入園也帶入了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我們曾觀察過,初入園時能愉快獨立進餐的幼兒只有寥寥兩三個。有的幼兒雖然會自己吃,,但習慣不好,滿桌滿地都是飯粒、菜羹,在進餐速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別,幼兒挑食現(xiàn)象也較普遍。長此以往,將使幼兒身體得不到基本的營養(yǎng)保證,影響幼兒的健康成長,也使幼兒失去了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關(guān)鍵期,以后糾正起來更加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