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給每一個孩子同等的愛
祺源自由散漫,不受約束,從不和小朋友坐在一起,教室里的邊邊角角就是他最喜歡呆的地方。
祺源聰明,心細,善于觀察,植物角中的小魚兒是他在班中最好的朋友,只要有時間,他都會跑過去觀察,當你走到他的身邊,他就會把看到的有趣的事情同你分享。“婷婷老師,你看,小魚兒的嘴巴總是一張一閉的,總在喝水,他不怕肚子疼嗎?”他好奇地問。這時,我不急著告訴他答案,而是拋給他會繼續觀察的問題:“小魚兒的頭部除了嘴巴會動,還有哪里也會動?”不一會兒,他就鼓起個腮幫子,高興的告訴我:“小魚的臉也會動,不信,你看看……”這時,我告訴他,“ 小魚是在呼吸,小朋友用鼻子和嘴巴呼吸,小魚用腮呼吸,也就是你看到的小魚的臉,那就是它的腮,明白了嗎?”他滿意的點點頭又繼續觀察著,并把他了解到的新知識告訴身邊的小伙伴了。
集體活動時,祺源總是坐到離我最遠的邊邊上――小朋友的后面 ,一個不容易發現的地方,有時我不禁感嘆他的反偵查能力,因為他每次找的座位都的確是很好的隱蔽場所,可這種方式卻讓很多老師生氣,我也不例外。“祺源,坐過來,到我身邊來,因為我很喜歡你,我想每一個時間都能看到你,以后,我坐哪,你就坐那兒,聽懂了嗎?”帶著埋怨與氣憤我把他拉到了我身邊坐好,心想:“這次我看你還亂動嗎?”還別說這一招還真管用,我心中竊喜。
活動結束后,我坐到電腦旁整理資料,祺源也搬起了椅子坐到了我的身邊,我不禁又生氣:“祺源,沒看見芳芳老師和小朋友們在折紙嗎?你坐在這干嘛?”話一出口,祺源滿臉委屈的告訴我:“你不是說,讓我坐到你的身邊嗎?你不是最喜歡我嗎?”聽完他的話,我既感動又慚愧,我的無心之語,對于他來說卻勝似溫暖,那一刻,我將他擁入懷中,我說:“是的,婷婷老師,很喜歡你,因為你聰明,可愛,但如果你能坐到每一位老師的身邊,讓我們和你做朋友,我想大家都會喜歡你,小朋友也會喜歡你,你愿意嗎?”他的眼中似乎泛著淚花,點點頭回答:“好的!”
晚間爺爺來接時,他高興的沖出門去,告訴爺爺:“今天老師都說喜歡我了,我有朋友啦!”聽了孩子的話,爺爺激動地握著我的手說了聲:“太謝謝你了,老師!”瞬間的幸福與感動包圍著我,淚水也止不住在眼眶中打轉…… 從那一刻開始,我用真誠,用愛真正來關心他,呵護他,陪他一起了解小魚的生活,一起說說小烏龜的一天,他也和我貼的更近,更重要的是,祺源不再孤單躲在角落里,而是像其他孩子一樣,坐到大家的中間,一起玩,一起笑。
的確,每一個孩子都是斷了翅膀落入人間的天使,某些時候孩子的一些頑劣之舉會令我們嗔怒,而更多時候,孩子的稚嫩言行又牽動了我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每一孩子都需要被關注,被呵護。請不要吝嗇我們的愛,給每一個孩子同等的愛,愛滿人間,樂育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