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靜靜為什么總愛吼
靜靜剛來我們班的時候,就很嬌氣,而且還有一個特別的習慣:吼。這個靜靜的名字和她的性格一點也不相符,只要她一高興就大聲吼。比如說吧,她的好朋友心語找她玩,她拉著心語的手就一邊跳一邊張大嘴巴發出“吼”的聲音,自由活動時也吼,她得到表揚也吼,有的孩子開始問我:“老師,靜靜為什么總愛吼?”還有的孩子開始抱怨:“靜靜真是吵死啦,我一點都不喜歡她”,這樣一來,弄的別的孩子都不喜歡和她玩,這可怎么辦?
又到自由活動時間,王老師在前面帶隊,我卻悄悄地把靜靜拉到我身邊,我蹲下來跟靜靜說:“靜靜,今天我們到外面玩球好不好?”靜靜還沒等我說完就又吼了起來,這時我捂住耳朵,故意裝出很難受的樣子:“哎呀哎呀,靜靜的聲音太大了,我的耳朵都疼啦!”靜靜疑惑的看著我,并沒有要安慰我的意思,我又問:“靜靜,我的耳朵很疼,你幫我揉揉好嗎?”靜靜還是不肯,她說:“劉老師,你應該很高興很高興”,聽了她的話我愣住了,我握住他的手:“這是為什么呀?”,靜靜聽完甩開我的手跑向了王老師。
這件事情真是讓我不解,我在心里不住的問為什么,可始終找不到答案。我想,應該好好和靜靜的家長談談了。
放學的時候,是靜靜的爺爺奶奶來接的她。我告訴他們靜靜在幼兒園的表現,爺爺卻笑了:“她這是高興的,這說明她很喜歡你們幼兒園,靜靜真是我的好孫女!”原來,靜靜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從隔奶以后就一直跟著爺爺奶奶,老人對這個孩子又喜歡又嬌慣,爺爺每次哄她總會喊著“吼”再高高的把她舉起來。長此以往,靜靜也跟著爺爺學會吼,把吼理解為這是高興的表現,靜靜奶奶居然也認同這個現象。
弄清楚了以后,我馬上給兩位老人講了靜靜在幼兒園的情況,并說明了這種現象帶來的危害。兩位老人聽后恍然大悟,為此后悔不已,還說一定要給靜靜改掉這個習慣。
經過這件事情,我以好伙伴的身份找靜靜聊了一次,靜靜雖然年齡比較小,但也能理解幾分。在我和靜靜的爺爺奶奶共同努力下,靜靜終于有了改變,至少不再發出“吼”的聲音。
現在的年輕父母都以忙工作為借口推脫照看孩子的責任,直接給了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其實,幼兒期是孩子的良好性格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孩子最需要的是爸爸媽媽的愛和教育,這種愛是誰都不能代替的。我多么希望年輕的父母,多花一點時間照看孩子,把照顧子女的責任推卸給老人,會讓你的早期教育得不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