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小技巧的效應
勞動是光榮的。為了培養大班幼兒熱愛勞動的好習慣,每天早晨幼兒入園前或下午離園后,我都會安排幾個早到園或晚離園的幼兒,幫老師把小板凳輕輕放到桌子上,以便于老師打掃衛生。久而久之,許多孩子都以“幫老師搬放板凳”為榮,甚至有的孩子為了能幫老師搬板凳,要求早入園、晚離園。班上出現了幼兒爭先恐后幫老師搬板凳、打掃衛生的現象.可最近幾天,我發現部分孩子不愿搬板凳了,我有點納悶? 一天,我找幾個正不情愿地搬著板凳的幼兒聊:“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是愛勞動的好孩子,以前都搶著幫老師搬板凳,可現在怎么都不愿搬了呢?”“老師……”國鑫欲言又止。“為什么?大膽跟老師說說!”在我的鼓勵下,林杉小朋友說話了:“老師,我們是好孩子,這搬板凳又不是好孩子做的事情。那天做游戲,楊銘輝不聽話,您不是罰他到教室搬板凳了嗎?”我愣了一下。
那是幾天前的一個下午,孩子們在戶外做鉆圈游戲時,調皮的楊銘輝趴在地上做鬼臉,自己不鉆,還影響了其他的小朋友鉆圈。我一氣之下,說:“銘輝,你不愿玩游戲,就到教室里搬板凳去!”銘輝不情愿地從地上爬起來,慢騰騰地走進了教室……
沒想到,我這一舉動讓所有孩子感到幫老師搬板凳是不光彩的事。為了挽回影響,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我向銘輝道了歉,并肯定了熱愛勞動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此后,孩子們又爭著來搬板凳、打掃衛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