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合作需要引導
背景描述:
在進行“三顆星星”的閱讀活動時,準備的小圖書數量只夠班級幼兒人數兩兩一起合看,于是出現了幼兒兩兩合作看書的環節。
案例描述:
分發小圖書的時候,考慮到是第一次進行兩兩一起合看一本書,于是我有意識的把書分發給相鄰而坐能力稍強的幼兒手中,以此希望他能帶動旁邊未拿到書的幼兒一起閱讀。等分發完畢,把一起看書的要求和幼兒講明后,我就帶領幼兒一起閱讀起來。剛看第一頁,小陽陽就迫不及待地向我告起狀來:“夏老師,豪豪不給我看。”只見書在豪豪手中,沒有向小陽陽有任何傾斜的意思,于是我向豪豪指出,一起看書應該要把書放在兩個人中間,這樣大家才看得到。豪豪聽后把手里的書向小陽陽處挪了一下。
我巡眼望去,看見還有幾對幼兒的情形與他們相似,書都像自己一個人看時一樣,放在自己的正中間,沒有考慮同伴閱讀的角度。于是我索性停下預設的學習內容,引導孩子學著兩兩一起看書,挑選了一對姿勢協調,配合默契的幼兒作為其他幼兒效仿的榜樣,并且向幼兒說明一起看書需注意的地方,如書要放在中間,以便大家都看得到;翻書的時候頁碼靠近誰就請誰翻等,幼兒嘗試著合作看起書來,不和諧的聲音也消失了。
分析反思:
1、分析幼兒的行為
首先,中班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的特征還較明顯,還不能意識到同伴的觀點,意圖和情感。當發生矛盾時,幼兒是非常直觀的,往往首先考慮的是自身的利益和結果,很少會考慮到同伴以及如何解決矛盾,所以出現了一開始不會合作看書的情形。
其次,中班幼兒協商與合作的能力尚處于初步階段,他們往往不知道如何分工,而幼兒不會分工的問題還在于幼兒缺乏合作技能,所以教師對合作技能的引導欠缺,對幼兒合作行為的引導較滯后,也是導致幼兒不會協商、不會合作的主要原因。
2、分析教師的指導策略與效果
首先向幼兒滲透合作的意義。雖然幼兒已升入中班,但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在幼兒的行為中仍表現得尤為突出,他們對合作很陌生。于是趁此次機會,對幼兒進行合作意識的滲透教育,這些內容具有顯性教育的作用。
其次為幼兒樹立合作的榜樣。在本次活動中,幼兒的榜樣來自同伴,請他們看看榜樣的做法,參照自己嘗試來做,能較好掌握方法,分工合作。
再次教給幼兒合作的技巧。教師臨時調整了預設的教案,當發現幼兒在合作活動中出現分歧時,及時教給他們一些合作的技巧,將如何一起合作看書作為一個新的重點來研究,提高了幼兒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