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喜歡頂嘴的孩子
案例:“我不!我就不!”一個多月前, 我班出現了一名叫浩浩的孩子,喜歡頂嘴,出現與老師不合作傾向, 這著實讓我有些火冒!浩浩是個帥氣的小伙子,今年2月份一進來,他變了:一到幼兒園就東跑西跑,上課時,突然離座一個人去畫畫;別人做操時他站著不動;有時午睡時還不睡覺……浩浩越來越好動任性,還經常與老師頂嘴:“你這個壞老師!為什么就要聽你的,我才不……”浩浩的變化,引起了老師的重視。不及時糾正浩浩的心理偏差,會影響他的性格健全及與人交流的能力,而他的行為還可能引起別的孩子的效仿。導致浩浩心理變化的大致原因:長期受到家人的疼愛,任何要求都有求必應,而家庭內部教育方式的不統一,使孩子無所適從,變得任性好強,加上父母與孩子溝通少,孩子感到缺乏關心、重視。
關愛讓孩子自信起來
針對浩浩的情況,老師制訂了一套計劃。在幼兒園里,老師對全班的小朋友上了一堂課,讓大家主動和浩浩玩;老師經常有意讓他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在他執意脫離大家獨自去畫畫時,常夸他畫得好。后來老師發現浩浩有了幾個好朋友,一到上課,老師主動告訴他:“你可以和好朋友坐在一起!”浩浩的媽媽也常常跑到幼兒園陪兒子跳繩、聊天。為了鍛煉兒子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浩浩的媽媽專門買了一雙溜冰鞋,每天抽時間陪兒子去練……在大家的關愛中,浩浩開始變得愿與人合作了,“三八”演節目時,老師有意讓浩浩擔任領舞,浩浩跳得特別好。“現在,他變得寬容多了。” 由于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不愿吃虧等特點在這些孩子身上表現比較突出。 提醒家長:愛孩子別怕付出。
浩浩的事件只是個案,實際上,有不少孩子在這個階段不同程度出現了這些情況。有的家長為減“負”,一股腦兒把孩子推給了老人,有的嫌帶孩子累,把兩歲的孩子送進周托班,缺少真正的關愛和了解往往會讓孩子心理偏激。
一些幼教界人士不無憂慮地說,“父母的愛不是別人能代替的。真的愛孩子,家長就不能怕付出時間和精力。”一些幼教專家稱,3至5歲時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敏感時期,家長必須重視。現在,孩子每天在幼兒園的時間很長,細心觀察孩子行為的變化,是幼教老師必須做的事情。孩子心理一旦出現偏差,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影響他今后的學習、與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