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我是一個“不倒翁”
案例背景:說你呆,你真呆,胡子一大把,樣子像小孩,說你呆,你不呆,把你推一推,你又歪一歪,要你躺下去,你又站起來,這是什么呢?對呀!這就是不倒翁。今天我們小朋友一起玩了一個新的民間體育游戲——《不倒翁》,真開心啊!案例實錄: 在生活中,有的孩子看見過不倒翁玩具,知道不倒翁的特點。于是,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出示了一個“不倒翁”:孩子們,這是什么呀?誰來玩一玩呢?我發現孩子們對不倒翁都非常感興趣,在玩的時候很開心。在幾位孩子玩不倒翁玩具后,我和孩子們一起總結了不倒翁的特點:倒下能馬上“站起來”,也就是不倒。在孩子們熟悉不倒翁后,我說:今天我們小朋友是不倒翁,要來學一學不倒翁的樣子。說著,我請個別孩子試一試。陳晨和小遠的樣子都比較好,小腳不動,站立不倒;鄭好的小腳動起來了,我鼓勵她像陳晟和小遠學習。在這個基礎上,我引進一個民間體育游戲——《不倒翁》,我請熙熙站在我的對面,然后一邊示范一邊講解規則:這個游戲需要兩個小朋友面對面站好,兩腳并攏,兩臂伸出去手對手放好,說完“不倒翁”后,開始用力向對方推拍,哪個小朋友的腳先移動就是失敗了。在請幾位小朋友找伙伴上來嘗試后,我讓孩子們自己練習。練習的過程中,有的孩子的小腳在動,我提醒孩子們在玩的時候小腳一定要并攏,站站好,如果小腳在推拍的時候移動了,那么就是輸了。一遍遍的練習,孩子們對規則更熟悉了,堅持的時間也漸漸變長。在孩子們練習后,我引導孩子們思考:怎樣才能讓自己站得穩,不被別人推倒。最后的環節我設計的是一個比賽,男孩兒女孩兒分別站成一排,然后男孩兒和女孩兒進行比賽,最后看看哪隊勝利的人數更多,我發現比賽結束的小朋友在旁邊觀看的時候,有的孩子開始追逐了。案例分析與反思: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且《綱要》中健康領域里也提到: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而孩子們對不倒翁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所以對于民間體育游戲《不倒翁》也就非常感興趣,感興趣后就積極地參與其中了。對于游戲規則是,孩子們能夠慢慢熟悉,但是如何在這個游戲中勝利,這是需要孩子在嘗試過程中,慢慢去探索的。通過一遍遍的練習、探索,孩子們發展了上臂的力量以及身體的平衡能力,體驗到了游戲的快樂,而且勝利以后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2、在游戲開始部分,我出示了不倒翁玩具,目的是讓孩子們回憶不倒翁的特點,為今天的民間體育游戲作鋪墊。在孩子們嘗試學一學不倒翁樣子的時候,有的孩子的姿勢是很不錯的,兩只小腳能夠不移動,這說明這部分孩子在遷移不倒翁特點的時候,能力是比較強的。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有的孩子只能堅持一會兒,但是隨著一遍遍的嘗試、練習,孩子們堅持的時間變長了,這說明他(她)們慢慢地找到方法了。在最后男孩兒和女孩兒比賽的環節,大部分孩子是比較興奮的,但是有一些勝負已分的孩子在一旁追逐。調整措施: 對于這個環節,我覺得可以進行一些改變。勝負已分的孩子自己選擇,可以觀看比賽,也可以自己再找個小伙伴玩一玩這個《不倒翁》的游戲,這樣后,能避免不想觀看的孩子們互相追逐,可以在練習的過程中繼續提高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