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幼兒園如何在活動區開展活動
2.區域活動是集體教育活動的延伸
數學活動對幼兒來說是最抽象、最難理解的內容,加之幼兒的認知水平不同,教師很難把握數學活動。這時,區域活動就發揮了它特有的教育功能。例如,排序是幼兒園中大班的重要教育內容,僅憑一兩節課的集中教育很難達到教學目標。因此,我們將排序結合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在活動區投放幼兒熟悉的材料石子、樹葉、種子等,讓他們在玩穿手鏈、擺石頭的過程中觀察、分析和發現有規律排序的奧秘,在多種多樣的玩法中表現出積極的求知欲望,在掌握新知識的同時提高了與同伴的交往水平,教師適時組織幼兒交流各自的玩法和規律,幫助幼兒提升經驗水平。
3.活動區的活動可以生成新的教育目標,生成新的主題
活動區為教育目標服務,同時以幼兒興趣點為主角設置的活動區會生產生新的教育目標。比如,在夏季的一場雷雨過后,陽臺上爬上了許多蚯蚓,幼兒都在圍觀并議論,教師建議把蚯蚓撿回來養殖,他們就自己動手給蚯蚓建了兩個土質不同的家。在這個養殖角,幼兒不斷產生新的想法,教師加以指導,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種方法不僅豐富了活動區,還讓幼兒學習到了新的知識。“蚯蚓”這一紀實活動獲得了省級紀實活動二等獎,這樣的活動還有很多,如“螞蟻”、“有趣的石頭”、“白菜生蟲子了”等等,這些活動真正體現了活動區為教育目標服務的功能。
4.創設開放的戶外活動區
由于農村幼兒園游戲材料和活動器材較少,滿足不了幼兒的需要,我們建立了“人盡其能、物盡其用”的樸素價值觀,因勢利導地開展戶外活動區活動。首先,利用鄉土材料,自制豐富的活動器材。春夏之際,我們利用馬蘭葉制成鞭子,玩騎馬游戲,或編制蜻蜓玩捉蜻蜓游戲;秋天時,我們利用玉米皮編成辮子,玩過河、走平衡的游戲,制成飛鏢練習投擲等。其次,挖掘傳統游戲的教育價值。農村傳統的游戲有幼兒熟悉、材料已獲得的優勢,對農村幼兒發展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因此,我們充分發揮了鄉土游戲的鍛煉功能,賦予傳統游戲新的生命力。比如,滾鐵環、滑旱冰車、踩高蹺、竹竿游戲、搖大繩、翻繩、編花籃等,這些游戲都是幼兒百玩不厭的,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幼兒戶外活動區的活動內容,而且讓幼兒達到了鍛煉身體的目的。最后,為幼兒創設開放的戶外活動區,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合作交往機會。我們利用農村具有開闊的活動場地這一優勢,改變過去以班級為單位的活動方式,進行戶外混班游戲。
總之,通過區域活動的開展,不但使我園教師的觀念有了很大轉變,更好地發揮了教師的潛力,同時也促進了農村幼兒的和諧發展。在不斷摸索、總結、創新與反思的過程中,豐富的鄉土材料給我園活動區活動帶來了活力,還為我們幼兒園帶來了特色、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