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讓老師歡喜讓老師憂”的孩子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這個學期已經過半,孩子們的大班生活過的很快樂。洋洋是個聰明的小姑娘,語言能力非常好,是個典型的小話嘮,只要她在班里你就能聽到像小黃鸝一樣的美妙的說話聲。真是個“讓老師歡喜讓老師憂”的孩子。“歡喜”的是小家伙喜歡圍在老師的周圍講發生在他身邊的各種事情,說話時手里還要拿著玩具、貼紙……樣子可愛極了。小朋友和老師都很喜歡這個“能說會道”的小姑娘。“憂“的是,有一件事情很讓老師頭疼,小朋友們對于老師上課講的內容掌握的都還不錯,只有洋洋卻掌握的不是很好。可是通過我們的觀察和對洋洋的了解,這些內容對于洋洋來說并不難掌握。洋洋也不是個接受能力差的孩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找洋洋將一節新授的內容講給她一個人聽,再檢查她的掌握情況還不錯。但是,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帶著疑問我進行了集體教學的觀察,王老師在和小朋友上音樂課,首先王老師根據歌詞內容給小朋友講了個故事,洋洋聽故事時兩個眼睛瞪得大大的,顯然是被故事吸引了,樣子很專注,可是故事剛講完,小家伙兒就坐不住了。就看著兩個小手從口袋里摸出了一張紙,邊疊別說著什么,過一會兒又轉過頭去跟旁邊的秀慧說話。之后的上課時間洋洋就沒專心的聽過,這時我才恍然大悟,為什么很多內容她掌握的不好。專注力不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短、常規不好,造成今天洋洋對知識掌握的不好。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在課堂上多注意洋洋,及時提醒她糾正不當行為,生活中培養好她的常規……
通過觀察洋洋的案例,我覺得老師應當仔細去觀察孩子的行為,找到最根本的原因,去解決問題。同時,我們也應該反思是不是因為我們的課不能夠完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和洋洋上好每節課,擁有快樂的幼兒園生活。這也是我們對每個孩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