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孩子的潛力是很大的
經過我們近期的觀察,趙翊君的自理能力比較差,表現得比較懶:吃飯自己不吃,一定要老師喂;鞋子自己不穿,一定要老師幫著穿;小椅子自己不搬,也要老師幫著搬……
一次自由活動時間,我提醒孩子們上廁所,同時我也跟了過去。許多孩子都自己不熟練地脫褲子,然后女孩子蹲下、男孩子站著小便了。只見個子高高的趙翊君也脫下褲子,可是她卻在女廁所里半蹲著小便了。立刻,趙翊君的褲子又尿濕了。我們及時為她換了褲子,同時帶她來到女廁所里,再次指導她蹲著小便的方法,讓她學著用手抓住把手,蹲下來。傍晚,家長們來接孩子的時候,我及時和趙翊君的奶奶進行了交流。趙翊君的奶奶卻說:“我的趙翊君還小,在家原來都用馬桶的,她不會蹲著小便。”我笑著就反駁說:“其實班上的每個孩子原來都不會蹲著小便,家里也都用馬桶的,但是現在快一個月了,他們都學會了,相信你們趙翊君也會學會的,不是嗎?”趙翊君的奶奶笑著點點頭。我又說了,“你們不要老覺得孩子小,其實你家孩子在我們班上是比較大的了,有些事孩子是可以做的,你們不妨讓他們試試,一定行的。”
通過和趙翊君奶奶的交流,我們知道了趙翊君的家庭教育狀況,家長們總認為孩子小,什么都包辦了,剝奪了孩子很多鍛煉的機會,從而造成了趙翊君現在的情況。
其實孩子的潛力是很大的,他們每個年齡階段都有自己的特點,許多專家已經研究了不少,比如說:一周歲可以讓孩子嘗試自己用小勺吃飯、開始學習看大圖畫的書等等。家長們應該放開雙手讓孩子去嘗試他們“最近發展區內”的一些事,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別說孩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