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對孩子說謊要及時引導
依蘭每天早晨都來園很早,隨身總帶著一杯豆漿,而且是媽媽特制的。一次,我們兩老師正開心地和依蘭聊著,無意間問依蘭:“依蘭豆漿好像很好喝,給老師也嘗嘗好嗎?”可剛剛還興奮聊天的依蘭突然低頭不說話了,好像完全沒有聽見老師剛才的問題。我們怕依蘭誤解老師想喝他的全部豆漿,我們又重復了一遍。“依蘭,老師喝一點點,嘗嘗好不好喝,好嗎?不喝完的。”“明天我不帶了!”依蘭雙手緊握著杯子說。我們期待了許久,依蘭一句簡單的話讓我們很是驚訝和失望。我們又問:“為什么明天不帶豆漿了?”她慢吞吞地回答:“媽媽說的。”
說到這,我們兩老師不知道接著再說什么好。雖然我們心里很明白依蘭肯定在說謊,但我們并沒有去揭穿她,怕她心里受傷。因依蘭大人晚上來接較晚,當天我們給依蘭的家長寫了信,將事情的經過說明了一下。
大人回信內容大概:依蘭在家也經常說謊,而且話到嘴邊根本不用打草稿。如:“去外婆家,舅舅根本不在,可她回家卻告訴爸爸媽媽,說舅舅也在,還給她買好吃的呢。”至于豆漿,依蘭媽媽每天早上起床時會問依蘭,今天要不要喝。如依蘭不要,媽媽也就不會煮的。
簡單的寫信回信,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了孩子更多的信息。之后,在我們家園的合作下,依蘭說謊的次數減少了,而且依蘭也再次把豆漿帶到了幼兒園。還主動提出,要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媽媽煮的豆漿,依蘭變得大方了。
孩子的錯需要老師及時的引導與教育,但這離不開家庭的配合與支持。我們相信孩子在家園和諧的環境中會更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