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讓特色成為幼兒園的園所名片
臨朐縣城關街道中心幼兒園于xx年2月份正式開園,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我們幼兒園全體教師上下求索,終于探尋出自己的發展模式,如今“一雙巧手繪就七彩童夢”“小小戶外大天地”已經成了我們幼兒園的園所名片。
一雙巧手繪就七彩童夢
藝術是幼兒的另一種語言,而繪畫則是發展這種“內在語言”表達的最好方式。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發現著美、感受著美、欣賞著美、同時也用這種內在語言去表現著美、創造著美。
線條是美術最基本的造型手段,同時也是進行一切繪畫創作的基礎。雖說幼兒教育不是技能的教育,但是,缺少了技能的掌握,興趣也就會停滯不前。為了進一步提升孩子的創作能力,我們和孩子一起探索了直線、曲線、折線、虛線、和各種花紋、符號、圖案的繪制。現在的孩子們,對于線條的掌握,已經漸趨成熟。成功體現在“我的自畫像”“美麗的大公雞”“神奇的建筑”等美術作品中。
吹塑紙版畫是我們繪畫教學中的另一項特色,它不同于一般的繪畫,有著較多的工藝制作過程。首先是用鉛筆在吹塑紙上設計畫稿,然后將紙和吹塑紙訂在一起,再用畫筆把顏料均勻地涂在吹塑紙上,一邊涂一邊印制,這是一項眼、腦、手高度默契配合的操作過程中,無形當中增強了幼兒的思維能力、感受能力、觀察能力、以及表現能力。正如著名教育家迪斯科韋赫所說的,“畫1小時畫獲得的東西,比觀看9小時獲得的東西還多。”
水墨畫,是我國一種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民族藝術, 具有簡練、概括的特色,用毛筆蘸墨畫畫,可大可小,可粗可細,適合幼兒獵奇的心理,同時也是鍛煉幼兒小手肌肉發展的良方。為了激發幼兒作畫興趣,我們步步為營,先從手指印畫、宣紙印染、水墨拓印等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玩起了水墨。水墨的變化無窮讓孩子徹底喜歡上了這項藝術。但是,對于小手肌肉群發展還不夠完善的幼兒來說,運筆是一個難點。為了讓幼兒掌握其中奧妙,我們用朗朗上口的兒歌來代替機械的說教。如 “點點頭,搖搖頭,轉了一圈又回來……”孩子們在朗朗上口的兒歌中,創作興趣更加濃厚。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指出:“繪畫是語言的先導,表示美感的良器。”幼兒水墨畫從幼兒身心發展水平為出發點,為幼兒提供多樣的創作形式,實現與幼兒的平等對話,自由交流,讓幼兒在一個寬松、平等的空間中自由大膽地發揮。
變廢為寶,讓童心在創造中飛揚。小小蛋殼,趣味多多,他們成了孩子拿來創作的寶貝,一番粘粘貼貼、涂涂抹抹之后,美麗的小花、可愛的蝸牛便躍然紙上。各種各樣的廢舊布料在孩子們的手中,也能玩出大花樣,布藝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能讓幼兒產生豐富的構想,給幼兒以真的啟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幼兒在掌握布藝制作及創作基本技能的同時,也收獲了耐心、細致的良好個性品質,審美情趣和能力得到提高,視野和創造意識得到拓展。
鼓勵孩子發現生活中更多的閑置的寶貝,比如瓶瓶罐罐、紙箱、線繩、手提袋等,讓孩子們在創作中盡情享受著變廢為寶所帶來的美的體驗。
孩子們的思想是無拘無束的,尤其是在認識世界的初始階段。我們要做孩子繪畫創想的點燈人,大膽革新,勇于挑戰,逐步拓展繪畫的材料與形式,豐富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說:繪畫可以使孩子一生更加富于色彩,使孩子更能發現生活中美的東西,并使孩子具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