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孩子,不哭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閃光點,孩子沒有好壞之分,我們不能因為孩子在某方面做的不好,就完全否定他,更不能拿孩子以前的表現決定孩子的現在。孩子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我們應該多蹲下身來,聽聽他們內心的聲音,從而尋找更好的教育點。
一天早上,班車林老師帶著我們班的鑫鑫小朋友來找我,對我說:“蔡老師,看看你們班的鑫鑫,從早上上班車開始就一直哭,怎么說都不聽。”林老師走后,我把他拉到我身邊問他原因,他邊哭邊說:“我要回家,我想媽媽。”我一聽就來氣了,因為他以前也經常因為不愿上幼兒園哭鬧,我以為這次也是如此。于是我生氣地說:“好呀,那你走吧,回家去找媽媽吧,我再也不喜歡你了。”這時他哭的更厲害、更大聲了。看他的反應我覺得不太對。如果是以前,他會馬上認錯,并停止哭泣,可是這次并沒有,反而還是一直念叨著要找媽媽。看此情況,我馬上平靜了一下自己的內心,蹲下來輕聲跟他說:“能跟老師說一說,你一直哭鬧的原因嗎?為什么今天特別想回家找媽媽?”鑫鑫抬頭看了看我說:“媽媽昨天下樓梯時摔了一跤,不敢走路了,今天爸爸上班了,只有媽媽一人在家,我想回家去陪她,給她吹一吹,這樣她就不會疼了,每次我摔倒了,媽媽幫我吹一吹我就不會疼了。”聽完孩子的回答,我的眼睛濕潤了,我忽然覺得自己好慚愧,誤解了孩子的一片孝心,我馬上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后對他說:“對不起,鑫鑫,老師誤會你了,原諒老師,好嗎?”他擦了擦眼淚對我說:“沒關系。”多么善良、單純的孩子呀!雖然他平常很調皮,很不聽話,經常犯錯誤,但是在這件事情上,他的出發點是好的,只是沒有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我摸了摸他的頭對他說:“鑫鑫,我們給媽媽打個電話吧,問問媽媽現在怎么樣了,告訴媽媽鑫鑫在幼兒園很乖,媽媽一定會很開心的,媽媽一開心說不定就不會疼了呢!”“真的嗎?”他瞪大眼睛看著我。于是我撥通了鑫鑫媽媽的電話,告訴她發生的一切,然后把電話交給了鑫鑫。掛斷電話后,鑫鑫笑著對我說:“蔡老師,謝謝你,媽媽說她現在不疼了。”看著鑫鑫的笑臉,我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慶幸自己沒有繼續錯下去,及時糾正了自己的錯誤,否則我不知道我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什么樣的影響,這影響或大或小。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提出:教師要幫助幼兒學會恰當表達和調控情緒。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蹲下來聽聽孩子發自內心的聲音。要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當他們有比較強烈的情緒反應時,我們應給予適當的幫助,正確的引導,而不是責罵與批評,那樣只會事倍功半。
走進幼兒的心靈,聆聽他們的聲音,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給孩子一個自由寬松的環境。這樣換來的一定是心與心的交流,換來的一定是孩子對我們的信任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