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托班游戲教育法的探索
這時老師要注意邀請幼兒的方法:既要保持幼兒對游戲的興趣,又要保持良好的秩序。比如可以這樣組織“現在我摸到誰的頭,誰就輕輕搬椅子上位來變大樓,我們來比賽看看誰變的大樓又好又多,聽懂了嗎?”,老師一邊挨個摸幼兒的頭請幼兒上位圍桌坐好,一邊表揚輕拿輕放椅子的幼兒。幼兒玩的過程中老師及時夸獎幼兒,給予具體及時的輔導幫助。
再如“大廚師”老師準備好各種餐具,小桌子一張,幼兒圍坐成半圓。老師神秘地告訴幼兒“今天老師要當大廚師,做好吃的給小朋友吃”,接著邊拿出餐具邊自言自語地說餐具的名稱,擺放在小桌子上,煤氣灶、小鍋、切菜板、小刀、小鏟子等。
老師拿一塊積木告訴幼兒:“這是我買的一條大魚,我要做紅燒魚,接著自言自語刮魚鱗、剖魚、洗魚、切魚”。開始紅燒表演,放油、蔥、姜、蒜、放魚、放醬油、醋、翻魚、燒好了,盛在盤中。
老師再拿一塊木,告訴小朋友:“這是我買的排骨,我再做一個糖醋排骨,邊自言自語說著活動程序,邊做相應的動作,洗、垛=、燒、盛、聞、嘗”,用同樣的方法做米飯、湯,并給全班幼兒來品嘗。
2、利用不斷變化豐富多彩的游戲內容,引導幼兒學習愛護收拾玩具。
老師再次介紹玩蓋大樓、蓋公園的游戲 。在介紹玩這個游戲時,老師先準備好老虎、熊貓、狗熊等玩具。在師生認識動物玩具后,以提問“小朋友在哪見過這些動物呀?”引出“我要給小動物蓋公園”的游戲,老師在演示玩這個游戲時,重點不露痕跡地把小亭子撞倒了,有的積木掉到地上,老師連忙說:“哎呀,我把小熊貓的小亭子弄塌了”,接著邊拾地上的玩具邊放慢語速說;“我要把掉在地上的積木撿起來,我要重蓋 ”。反復演示輕輕移動椅子撿桌子下面的積木和小亭子的搭建過程,并邀請個別幼兒和老師一起拾、撿、搭。
利用“老師請客”的游戲,請小朋友觀看老師“殺魚”,魚逃跑掉到地上,老師夸張地說:“魚又逃跑了,我要把它捉回來“,再讓幼兒看到老師燒魚是,不小心把鍋、魚全鏟翻在地上,又馬上撿起來的情景。
利用“我是司機“的游戲。讓幼兒欣賞老師用積木搭汽車、開汽車、重點表演,不小心開翻了車,車掉到橋下面后打撈的情景,老師有意提高聲音,放慢語速說:我要把汽車撈上來,重新開車。
在一系列的游戲活動中,我們注重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的互相滲透,注重創意,利用有意境、豐富有趣的游戲內容來引導幼兒玩中學、學中玩、在玩中幼兒學會了一物多用。如積木在娃娃家游戲中是菜、魚、雞,在紅、綠燈游戲總是各種車輛,到了工地,又變成了蓋大樓的建筑材料。由于幼兒學會了根據游戲的需要尋找替代品,游戲中幼兒的樂趣更大了,思維更活躍了。
3、利用幼兒愛模仿的特點,在游戲中樹立榜樣。
托班的孩子獨立性差,愛模仿別人,看見同伴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見別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
所以我們注意為幼兒準備了種類不多,但同類現成玩具卻很充足,并分別陳列在玩具筐內供幼兒選用。
·在游戲中,首先老師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注意言傳身教。
·再者在游戲中隨時為幼兒樹立模仿的榜樣:
“某某小朋友,你真棒,蓋的大樓又高又好”,
“某某小朋友,會把地上的玩具撿起來,真是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