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教學活動中老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今天在上美術活動課時,有件小事提醒了我,小強沒有紙,在哭。我問張磊,張磊卻大聲說:“老師,小強每次都不會畫,別讓他浪費紙了!边@時,我感到全班小朋友的目光都集中在小強的身上!熬褪,每次都瞎涂瞎抹,弄得哪兒都是墨。”“別給他紙,省得浪費……”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我趕緊制止住孩子們,并說:“小強不會畫,我們大家可以幫助他。我們不能譏笑他!
我把紙補發給了小強,小強看了我一眼,眼里充滿了委屈,就在我的目光和小強的目光相對時,我突然覺得,剛才孩子們說的話,怎么那么熟悉?我想起來了,在上次的美術活動中我曾經沖著小強發過脾氣:“你怎么回事,畫的什么呀,每次都這樣,瞎涂瞎抹,弄得哪兒都是墨,臟死了,快別給我浪費紙了……”噢!原來如此,是我不經意的言行成了孩子仿效的“榜樣”。
頓時,我的臉一下子紅了,產生了一種自責、羞愧和難以名狀的心情。此刻,我深刻地意識到教師的任何言行都可能在不經意間給幼兒帶來傷害或鼓勵。為了孩子健康地成長,我們做教師的應該洞察每個孩子的一言一行,使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