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請你看我這樣做
一天,我帶著孩子們玩“請你像我這樣做”的游戲,發現達達每次做的動作跟我不一樣:我跑步,他跳繩;我吹喇叭,他打小鼓;我很好奇,便輕輕地問他:“你怎么和老師做的不一樣啊?”沒想到他說了一句:“老師,我就是不想像你那樣做,沒意思。”小家伙還挺有個性的。我又問:“你不是很喜歡這個游戲嗎?為什么說沒意思呢?”他說:“我喜歡這個游戲,可是每次都這樣玩太簡單了,我就是想做和老師不一樣的動作!”我略加思索,覺得達達說的不無道理。于是我說:“那好,你就和老師做不一樣的動作吧。”
游戲又開始了,達達做的每一個動作都和我不一樣:我跺腳,他叉腰;我學做小羊,他學花貓。期間,有個別孩子也學達達不按我的動作做了。隨即,我又對全班孩子說:“你們可以學著老師做,也可以做的不一樣。”沒想到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做的跟我不一樣,還說要跟我比一比誰想到的動作多。接下來,我索性把游戲改成“請你看我這樣做。”改變了玩法后,孩子們玩得特別投入,他們創編了許多新動作。
“我就是不想和老師一樣,”這說明孩子不想進行簡單模仿,而是產生了要改變,要創編的愿望。我及時抓住這個契機,尊重孩子的意愿,給予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表現自己的機會,保護了孩子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