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多去發現、挖掘、感受、利用與創造
我們根據農村幼兒園的特點,充分挖掘農村自然資源,極力汲取大自然的恩賜,帶領孩子走入自然、親近自然,把大自然帶回幼兒園,讓大自然成為幼兒園,讓幼兒園回歸大自然。一塊泥巴、一顆石子、一片樹皮、一顆莊稼、一粒種子……都被賦于一定的生命力,成為幼兒園的活教材。這些鄉土材料使教室內外都生機勃勃,充滿了朝氣和活力:墻壁活了,棉花、玉米、大豆、高粱、各種不同的果子樹枝和許多不知名的野花草制作出的墻壁畫,在激發孩子們熱愛大自然的同時,更激發了孩子搜集材料的欲望;自然角活了,廢舊八寶粥碗中栽種的小麥、大蒜、洋蔥、芹菜、白菜、玉米、豆子等,養著的泥鰍、小魚、蝸牛、烏龜、小蝌蚪……無不在訴說著生命的多彩和魅力所在;操作區活了,泥巴餐廳、不同的種子粘貼的作品、麥秸編織工藝、紙制品制作、蛋殼娃娃、毛線粘貼……個個區角都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每一件作品無不展示出孩子們獨特的創新意識。
一滴水、一張紙、一塊布、一個盒子、一片樹葉……都可以信手拈來,隨意創作,孩子們也樂此不疲,樂在其中。因此,我們充分利用好身邊的所有資源,讓孩子多去發現、挖掘、感受、利用與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