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彈琴的鎂可(幼兒教育隨筆)
我班的鎂可是一個特別有音樂天賦的小女孩,有一次我和鎂可的媽媽在進行交流的時候,鎂可媽媽給我說了好多鎂可的表現(xiàn)。
鎂可從一生下來,父母就認定她有音樂天賦。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鎂可還沒有滿月的時候,就能和著音樂的節(jié)奏揮動小胳膊和小腿,而且,一聽活潑愉快的音樂就能夠減輕哭鬧。鎂可到了一歲多的時候,更是一聽節(jié)奏感很強的音樂就扭動小屁股跳舞,成了大家的開心果。三歲多的時候,鎂可就上了幼兒園。老師們都說她是班上學唱歌最快的小朋友,還喜歡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
看到鎂可的一系列表現(xiàn),爸爸媽媽下決心攢錢給孩子買一臺鋼琴。到四歲半的時候,一架漂亮的鋼琴神奇地站在了鎂可家的客廳里。鎂可歡喜的不得了,每天從幼兒園回到家都叮叮咚咚地彈上一會兒自創(chuàng)的音樂,身體還隨著晃來晃去,樣子十分陶醉。不久,父母還特地請了一個音樂學院的大學生來教孩子,希望鎂可能夠在音樂方面有所發(fā)展。
老師要求鎂可每天練習布置的曲子,還囑咐爸爸媽媽督促她完成。很快,父母就發(fā)現(xiàn),鎂可不愿彈老師留的曲子,只喜歡自己隨意的胡亂彈。她一彈老師留的作業(yè)就無精打采、極不情愿呢,還動不動就說上廁所、要喝水,而到自己瞎彈時則神采飛揚、全身心的投入,有時爸爸媽媽催她吃點心都不肯趕快起來。
鎂可的本事還不止這些呢,他還能試著彈在幼兒園學的兒童歌曲,不過她很不老實,經(jīng)常用這個曲子的開頭接上那個曲子的結(jié)尾,讓父母聽著特別奇怪,就覺得她把好端端的歌曲弄得亂七八糟,很難聽。父母經(jīng)常忍不住批評他亂彈琴、糟改曲子。
鎂可也有讓爸爸媽媽高興的時候,她自己畫了歪歪斜斜的五線譜,在上畫上父母看不懂的“蝌蚪”音符,還畫上一只小狗,告訴他們說:“這是我作的小狗進行曲。”爸爸激動得差點馬上打電話告訴遠在千里之外的鎂可的爺爺奶奶了。
可是當她把這只短短的小曲子彈給大人聽的時候,昨天和今天聽起來又都不一樣,爸爸媽媽不得不問他這到底彈得是什么?鎂可就會很不高興地回答說:“你們連這都聽不出來,我昨天彈得是小狗啃骨頭,今天彈得是小狗玩兒碰碰車嘛。”
鎂可在給我說鎂可的事情時,我聽得出來,他有很多的無奈,本想是請老師好好地教一下孩子的,沒想到鎂可卻不喜歡老師布置的曲子,反而喜歡自己“亂彈曲”。
其實呀,音樂舞蹈也是有助于兒童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開發(fā)和培養(yǎng)的活動。你看鎂可創(chuàng)作“小狗進行曲”是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產(chǎn)物,鎂可“瞎”彈各種學過的歌、“糟改曲子”也是一種有益的想象的創(chuàng)造活動。在進行音樂舞蹈活動的時候,孩子們沉浸在想象中,許多孩子都有自發(fā)的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比如,不少孩子喜歡邊唱邊做各種動作,把自己以前學過、見過的動作拿過來,配上口中的歌曲;還有的孩子會給自己自發(fā)的舞蹈動作配上小調(diào)。
所以呀,爸爸媽媽要用鼓勵的態(tài)度看待帶孩子自配的音樂和舞蹈動作,即使是像鎂可那樣有老師布置的正經(jīng)事情要做,也不要制止孩子的自發(fā)行為。因為它使孩子的想象活動有了積極的內(nèi)容,而且體現(xiàn)出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