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方法很重要
一天早上,一走進教室就看到辦公桌上放了一堆家庭作業,我習慣地翻開本子批了起來,前幾本本子的書寫很整潔、格式很規范、準確率也很高,我都滿意地寫了日期,打了“優”。而后面的一本讓我非常生氣,書寫潦草,小數除法計算題也只寫了得數,一看就知道是用計算器算的,我看了一名字是“史博”,怎么又是他,前幾次的作業因為不認真已經被我撕掉了,今天的作業又這樣子,我頓時升起了無名之火。我拿起本子準備撕掉,但又一想:我為什么不改變一種方式呢?也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于是我又放下本耐心地批起來,本子上的錯誤用紅油筆圈起來了,然后在本子上寫上了這樣一段話:我看到你上課時認真寫的字很漂亮啊,我好欣賞這樣的字,真希望你在任何時候對待任何作業都能寫出這樣漂亮的字,好嗎?
第二天早上的作業本又交上來了,我打開史博的作業,我眼前一亮,和昨天的作業判若兩人,字跡工整漂亮、而且8道題全對了,我的心中感到無比的欣慰,于是我又在他的作業本上寫上:“很好!希望你堅持到底!”
今天再次打開他的作業,真是看了舒服。雖然字跡不太美觀,但看得出書寫認真,我翻了翻前后的作業,看了他有如此大的變化,心里十分高興。心想:如果我那時把他的作業本撕掉,或者當面批評他一頓,他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嗎?結果一定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