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甜蜜糖果屋
如果問孩子們最喜歡吃的零食是什么,很多孩子會告訴你:“老師,我最喜歡吃的是糖……”通過在社會活動《甜蜜糖果屋》這次活動,讓幼兒學習用語言描述糖果的形狀、顏色和味道,表達自己對糖果的喜愛,并愿意與同伴分享糖果,知道不亂扔糖紙。
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為了激發孩子對活動的興趣,我提前通知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不同味道、顏色、造型、種類的糖果和糖紙,孩子的積極性都非常的高,帶來了很多不同的糖果和糖紙。在活動的第一個環節看一看、捏一捏、說一說中,孩子們首先介紹了自己收集到的糖果的種類、形狀、顏色和味道,連一些平時都非常內向的孩子都積極參與,通過談話,孩子們了解有棒棒糖、硬糖、軟糖、跳跳糖、棉花糖、巧克力……種類、造型、味道的糖。彤彤說:“老師,qq糖是軟軟的。”笑笑接著說道:“棉花糖也是軟軟的,可好吃啦。”孩子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
在剝糖果這個環節中,我將幾種糖紙的打開方法,對孩子們進行了示范,他們就開始自由選擇糖果剝糖紙,活動開始不久就出現了問題,有一些糖紙扭一扭孩子就很容易的可以剝開了,但是有一些糖紙很難剝開,只能用嘴巴來咬,實在剝不了糖紙就喊了起來:“老師你能不能幫一幫我,我的糖紙好難剝哦!”于是,我就請一些能力強的孩子和老師一起幫助一些打不開糖紙的孩子。通過這樣的活動,孩子們嘗試了各種方法,在做中玩,玩中學來讓孩子來感受不同糖果的不同特質,以達到我們教學的目標。在這個活動中,對于剝好的糖紙,我們也沒有浪費,根據他們的不同的形狀,我們把它張貼在主題墻,既好看 又有非常好的意義,培養幼兒資源再利用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