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老師,您也會生病嗎?
由于受涼,生病了,生病的感覺真的很糟糕,頭暈、腦脹、乏力、酸疼……總之一個人就如裝在一個麻袋之中,缺少氧氣,缺少伸展。坐著、躺著,總是那么無力,想著吵鬧的班級,真想逃離,可沒辦法,一個班44個孩子等著我,只能拖著病體堅持上班。堅持上班,人是到了,可是精神沒到,一整天萎萎靡靡的,甚是壓抑。孩子們用異樣的眼神看著我,竊竊私語著。 胡:“老師,您怎么沒力氣啊?” 我:“是的啊,老師覺得有點不舒服?” 胡:“您是沒睡醒嗎?” 我:“不是的,老師生病了,所以身體感到不舒服?” 胡:“啊?老師您也會生病啊?”(此刻他瞪大了眼睛) 看著孩子驚奇的眼睛,我也暗自發笑:“難道我是神仙不成,呵呵!”帶這屆孩子都快3年了,這3年中,我是很少在孩子們面前如此頹廢不堪,也難怪孩子們,他們早已習慣那個風風火火的老師了,也習慣著老師去照顧他們,去指引他們。 如今,孩子們一個個從愛哭愛鬧,成為了一個個的“小男子漢”、“小媽媽”,各種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今天我何不趁機來享受一下他們的愛,看看這些小公主、小王子有沒有真正長大了。 注意決定后,我趁勢裝出了一副痛苦難忍的樣子,孩子們看到了,很是著急,全都圍了過來,噓寒問暖,有點吵雜,本能的我捂住了耳朵,胡xx大聲喊道:“你們不要再吵了,再吵,老師的耳朵就要爆炸了。”一聲令下,大家自覺地捂住了嘴巴,停止了聲響。這時候,孩子們又竊竊商量起來: “我媽媽說,生病的時候只要躺一會兒就好了。” “我生病的時候,媽媽說要多喝開水,喝了就好受點了。” “老師您吃藥了嗎?吃了藥就不難受了。” “我們給老師捶捶吧,我爸爸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我就幫他捶背的,爸爸說很舒服的。”…… 不多久,諸多的護理方法就被孩子們想出來了,孩子們依照著對策,一個個的行動起來了,攙扶的攙扶,捶背的捶背,倒水的倒水,儼然啊是一個個負責、認真的爸爸、媽媽。顧摸了摸我的額頭再摸了摸自己的額頭,比劃了幾下,說:“幸虧沒有發燒哦!”…… 此刻,我就像一個弱小的娃娃一樣,被孩子們呵護著,孩子們在此刻的責任心和愛心也被激發出來,那種主動性和自我調控能力是平日里見不到的。那一天,我就是在孩子們的呵護中度過的,一整天,孩子們非常的乖巧,一改平日里的吵鬧、調皮。 這件事情也讓我知道,作為教師,不必成日擺著無所不能的架勢,事事攬掉,老師太強了,孩子們自然會對你產生依賴感,長期而往,對孩子自我服務能力以及主動性的形成都是不利的。偶爾成為弱者,卻能反襯出孩子的“強大”,進而激發幼兒的主動性。正如,我們成人習慣著去照顧孩子,又習慣著去說孩子這樣不行,那樣不行,其實是我們沒有給孩子表現的機會,沒有嘗試又怎能知道孩子有多少能力。所以,不管什么時候,作為成人的我們,還是要習慣留一點表現的空間給孩子,這樣我們會看到孩子們的成長將更加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