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摘要:幼兒期是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因此,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家長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家長要與孩子多交流,讓孩子多說話,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口語學習環境;還要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寬松的談話氛圍。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語言的掌握對幼兒智力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而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又是整個幼兒語言訓練的中心環節。因此,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家長要為幼兒創建想說、敢說、有機會說的良好環境,對幼兒口語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家長對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家是幼兒的生命的搖籃,是幼兒最溫暖、自由、快樂的港灣,因此家長對培養幼兒的口語有很大的影響。
(一)為幼兒創建一個良好的口語學習環境
幼兒口語能力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家庭環境,因為家庭成員的語言水平和文化修養及父母對幼兒教育的興趣等,都對幼兒的口語能力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家長盡量做到:一是和孩子說話時要語速適中,口齒清楚,聲調溫和親切。避免用嚴厲的聲調對孩子說話,少用命令的方式叫孩子去做事等。二是為孩子創造一個講普通話的環境,用規范化的語言來影響孩子。成人說話時要發音準確、語言清晰以加快孩子的學話進程。三是要充分利用廣播和電視中的兒童節目,讓孩子多模仿規范、優美的語言,使孩子增加詞匯,豐富語調,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要耐心、認真聽孩子說話
由于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常常不能完整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作為父母一定要耐心傾聽孩子訴說,善于從孩子的只言片語中把握孩子的思想脈絡,理解孩子的意圖,千萬不要因為孩子說不明白而嫌孩子羅嗦,甚至嚴厲斥責孩子。有些家長,往往在孩子剛剛一開口說話,沒等孩子把意思表達充分,就簡單地用“啊”、“哦”去敷衍,或用“知道了”等方式去打斷孩子的話。似乎孩子的話不值得認真對待,長此下去很容易挫傷孩子的自尊心,遏制孩子說話的積極性。孩子若長期生活在緊張壓抑的語言環境中,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就會受到影響,嚴重的甚至可能會形成口
吃。孩子在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父母不僅要耐心聽孩子說
話,還要鼓勵并指導孩子說出完整的句子,而且要積極創造
條件為孩子提供良好的語言對話環境,這樣才能使孩子的口
語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三)家長要與幼兒多交流,讓幼兒有機會多說話
家長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最長,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指導孩子看圖書講述、續編故事等。如讓孩子在觀察那些形象突出、色彩鮮艷的圖畫時,家長可提出問題來引導孩子用連貫的語言表達。比如,可問圖畫中有什么?他們分別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發生了什么事?這樣不但啟發孩子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和記憶,還能提高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此外,家長還可以鼓勵孩子與其他小朋友講話,比如,讓幾個小朋友開展講故事比賽,看誰的兒歌念的好等。這些都既能增加生活情趣,又能鍛煉幼兒的口語。在家長與孩子交流時可用聊天的方式引導孩子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講給大家聽。孩子為了讓大家明白就會很努力把話說清楚,這樣就鍛煉了孩子的獨立、連貫講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