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請不要抹殺孩子的求知欲
在幼兒教育事業(yè)的開始我滿懷期待,卻又膽戰(zhàn)心驚。經(jīng)歷了一年的洗禮,從不知所措到井然有序,感謝生活里的你們。是你們讓我明白什么叫生活處處是課堂,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jī),便是一種智慧!
回憶過去的一年,那群可愛的孩子已深深在我的心里落了根。有他們的調(diào)皮搗蛋,有他們的天馬行空,有他們的溫暖甜心,才有我進(jìn)步和思考的空間。還記得那個特別的上午:
早操的音樂響起,孩子們排好隊像往常一樣開著小火車來到了操場上。所有的孩子都跟著音樂歡快地做著早操,只有幾個孩子蹲在地上不知道看什么,帶著好奇,我也走了過去。揚(yáng)揚(yáng)很興奮地告訴我:“老師,快看,這里有一顆小苗苗!薄袄蠋煟瑩P(yáng)揚(yáng)把小苗苗拔起來啦!”小七氣呼呼地告訴我,同時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里又帶著對小苗苗的同情。這時,旁邊的孩子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地說開了……眼看著場面難以控制,為了讓孩子們盡快地回到隊伍里,我把小苗苗放回縫隙間并告訴他們:小苗苗又種回去了,它會健康長大的!孩子們臉上露出了將信將疑的表情,卻也無奈地回到隊伍中心不在焉地做早操。
小七依舊土著臉,我蹲下來問她:“小七不開心嗎?是為了什么事呢”?“老師小苗苗還會長大嗎?”利用晨間談話的時間,把小七的這個問題拋給了小朋友們,這時小虎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小苗苗怎么會在操場的縫隙里的?孩子們各抒己見,有的說是老師種下去的,有的說把種子放在里面,有的就說它自己長出來的……聽著各種各樣的答案,我很開心,因為孩子們在動腦筋,在思考。而我也給出了幾個可能性的答案:可能是小鳥、蝴蝶飛過不小心落下的,可能是風(fēng)爺爺來的時候帶來的……就給孩子們留一個探索的機(jī)會吧!
突然響起了鞭炮聲,原本安靜的課堂,原本專注力都在我這里的孩子們,一下子被這鞭炮聲吸引。有的孩子捂著耳朵,有的孩子興奮地手舞足蹈。“哇~這是什么聲音?這是鞭炮聲。哪里在放鞭炮呀……”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地說開了;艁y的我在心里問自己:怎么辦?怎么辦?嘗試著說了幾句,想讓他們的保持安靜,注意力回過來。雖然明知孩子的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但也硬說了幾句,果不其然,沒有一個小朋友是理睬我的。那就讓他們盡情地討論,等待著鞭炮放完。沒過兩分鐘,鞭炮聲消失在我們的耳畔,孩子們討論的興趣依然那么濃烈。我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們你們知道什么時候要放鞭炮嗎?他們立刻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我示意他們舉起小手來回答問題。喧鬧的環(huán)境立刻鴉雀無聲,孩子們紛紛舉起自己的小手,迫不及待地想要回答我的問題。還別說,孩子們會讓我吃驚,他們知道的還真不少呢!漸漸地淡出這個話題,帶領(lǐng)孩子們回到了教學(xué)活動中。
請不要抹殺孩子求知的欲望,你會發(fā)現(xiàn),她們與你越來越近。老師——請拿出你的機(jī)智,給孩子一片蔚藍(lán)的天空。讓她們自由翱翔!
后記:抓住教育活動中偶發(fā)事件所蘊(yùn)含的教育價值,孩子們小小的發(fā)現(xiàn),其實(shí)也是一種探究,請機(jī)智地對待,不要抹殺她們對探究的興趣。至此,孩子們感興趣的事情我從不“抹殺”,給予他們探討的機(jī)會,同時參與其中,在慢慢引導(dǎo)她們走向你的“軌道”。老師——請記住:你是孩子學(xué)習(xí)生活里的引導(dǎo)者,而不是主導(dǎo)者!